足百里,因此其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可是对于宁渝而言,他今天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了巡视设置在此地的黄寨军马场。
世人都以为草原在北方,其实在滁州也是有一片草原的,那就是黄寨草场,还是一处历史十分悠久的草场。
在这个年代乃至于之前,战马的作用无需多言,因此在历朝历代中,马政都是中央朝廷十分紧要的一件事情,而设立在各处的草场也都十分关键,是直接影响到军队战马供应的重要因素。
滁州丰山,此地山不高陡,水盛草茂,本身就是一处十分适宜于战马喂养和繁衍的好地方,因此早在明洪武六年时,兵部就曾经下令在滁州设立管理舆马与马政的官署太仆寺,并且在黄寨草场大规模养殖培育战马。
尽管在靖难之后,明京师迁都至北京,也在北京设置了太仆寺,可是在滁州的南京太仆寺也一直保留了下来,一直到明亡为止。
在一群大臣当中,有几个人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正是恩斯特先前从欧洲各国请回来的养马专家以及相关的骑兵军官,他们也穿着宁楚的红色官服,只是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的。
“约翰,朕听说你这次从英国带来了十几匹阿拉伯马的马种?”
宁渝望了几眼远方的马群,却并没有发现阿拉伯马的身影,大部分马都还是蒙古马,便有些好奇。
一名眼睛颇大的西洋人听到翻译将皇帝的话翻译出来后,便向前走了两步,恭敬道“大皇帝陛下,我确实为帝国带来了十二匹阿拉伯种马,这些马将会作为马种来培育适合帝国的战马。”
听到约翰说的培育马种时,宁渝的心里不由得一动,实际上马种改良这件事并不是西方人率先开始的,中国目前的马种也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改良时期。
早在汉朝的时候,为了应对草原匈奴的威胁,汉朝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去改良自己的马种,其中征大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取大宛的汗血马马种,后来从大宛得到了三千匹汗血马,对后来的军马育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马政,因此改良之举也没有停下来过过,唐宋时期也屡有改进马种的举动,甚至在宋朝还将官养改为民养,实行王安石的“保马法”,但是这些办法并没有很高的改变当时的马种。
一直到了元代时,由于蒙古入主中原,却是使得养马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当时的元廷的牧地,从东边的耽罗,到北边的火里秃麻,乃至于西边的甘肃云南,都建立了大量的马场,甚至连朱元璋后来的骑兵,都是选用的元廷马场的马匹,而蒙古马也基本成为了明清时的主要战马来源。
不过除了蒙古马以外,还有两种战马马种,分别是哈萨克马和后来通过哈萨克马培育出来的伊犁马,不过这两种马种都是来源于新疆,相对数量较少,因此目前的主流战马还是蒙古马。
“约翰,朕将你放在了滁州马场,你对于帝国目前的战马,有多少了解?”宁渝也不是直接一拍脑袋的主,还是想多听听相关专家的意见再做决定。
约翰淡淡地望了一眼那些马场上的蒙古马,低声道“陛下,若是您不说,我都以为那些马都用来拉货的驴子。”
翻译听到了这句话时,顿时脸色一变,都不知道应不应该翻译,却是引起旁边大臣们的好奇。
宁渝对英语还是懂一些的,自然明白这个面前西人的意思,轻声道“约翰,你认为这些蒙古马都不适用于作为战马而存在吗?”
“陛下,蒙古马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马种,它有很多优点,比如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生命力顽强,在蒙古草原上会有很出色的表现——可是对于您的帝国来说,想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重骑兵团,就不能选择蒙古马,因为它太矮了。”
约翰一脸认真的说道,他根本无意于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