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治黄之策(2 / 4)

伐清1719 晴空一度 4416 字 2021-02-04

河四道,并且疏浚清江浦至云梯关的河道,创筑束水堤一万八千余丈塞王家冈、武家墩大决口十六处。

为了防止黄河下流决口,靳辅与陈潢又提出在上流建减水坝,每座坝各有七个洞,每洞宽一丈八尺,总计可以泄水之处为十二丈六尺,涨水时可用以宣泄,后来又为筑江都漕堤,塞清水潭决口,便在湖中离决口五六十丈的地方筑偃月形堤,筑成西堤一,长六百五丈,又挑绕西越河一,长八百四十丈,该河北命名为‘永安河’,而堤被命名为‘永安堤’。

到了康熙二十二年之后,靳辅根据康熙帝解决防止减水淹民的指示,在宿迁、桃源、清河三县黄河北岸堤内开了一条新河,称为中河,而此河上接张庄口及骆马湖清水,下历桃、清、山、安,入平旺河达海,对于当时的漕船而言,走中河度仲家庄闸,可以少走黄河一百八十里的险路。

因此,时人无不赞叹,“中河既成,杀黄河之势,洒七邑之灾,漕艘扬帆若过枕席,说者谓中河之役,为国家百世之利,功不在宋礼开会通,陈瑄凿清江浦下。”

陈定深沉道“凡数年之后,黄河从此便安澜无患,烂泥浅运口从此再无淤淀之患,即使重运过淮,扬帆直上,也如履平地只可惜”

“只可惜你父与靳公后来终究功亏一篑,未能继续治黄大业,甚至还落了个被撤职的结果”宁渝淡淡说道,他对这些资料的掌握并不比陈定少。

陈定叹了口气,低声道“陛下所言不虚,我父和靳公为了能够根除黄、淮两河水患,提出了对黄、淮两河上、中、下游进行‘统行规划、源流并治’,可是清廷以为此策不可,徒费钱粮,引起朝中弹劾,以致于康熙不再信任靳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特别是在治理黄河这个大工程上面,自然也有无数人盯着,而靳辅作为河督,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康熙的猜忌。

实际上从康熙二十四年开始,靳辅与陈潢的决策就开始被朝廷反对,而在这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康熙皇帝不再赞同靳陈二人的方法,他认为减水闸有益河工无益百姓,决定要将高邮、宝应等州县的减水坝泄出来的水引到海里,而这件事并不为靳辅所赞同,因此康熙便委任当时的安徽按察使于成龙主持。

于成龙虽然号称是‘天下第一廉吏’,可是并非专业的治河人才,因此他主张疏浚海口以泄积水,可是在靳陈二人看来,下河海口高出内地五尺,疏海口引潮内浸,只会使得海水倒灌,危害更大,因此二人在治河上就已经开始发生了分歧。

到了康熙二十四年十月的时候,康熙将二人一同召入了京城,会同九卿详加讨论,原本在第一次讨论的结果中,大家都认为靳辅是专业人士,而于成龙对河工未经阅历,应该采信内行的建议,然而并不为康熙所喜。

后来众人揣测帝心之下,通政使参议成其范、给事中王又旦、御史钱珏等人开始支持于成龙,而礼部侍郎孙在丰又被委任为主持开下海,因此使得更多的人对靳辅展开了攻击,甚至工部还提出靳辅治河已经九年,未获成功,糜费钱粮,应交部里严加议处,只是被康熙暂时保下来了,但是从此靳辅便不再被康熙所信重。

等到了康熙二十七年正月时,江南道御史郭琇上疏劾靳辅治河多年,一味偏信陈潢之言,今天议筑堤,明天议挑浚,浪费银钱数百万,没有终止之期,又指责他今天题河道,明天题河厅,以朝廷爵位为私恩,从未收到用人得当之效,甚至在最后还指责靳辅夺取民田,妄称屯垦,取米麦越境贩卖以谋私利。

到了二月的时候,给事中刘楷又上疏劾靳辅用人不当,人浮于事,而御史陆祖修也劾靳辅‘积恶已盈’,认为康熙应该像舜杀了鲧一般杀了靳辅。

一时间,靳辅成了众矢之的,被郭琇、刘楷、陆祖修、于成龙、慕天颜、孙在丰攻击,顿成风雨飘摇之势,而康熙也再一次召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