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不知火舞红云起 八百比丘素面寒(6 / 7)

兰若蝉声 扫叶僧 9056 字 4个月前

望族安定胡氏,

祖上历事汉,曹魏,晋,后秦,胡夏,均握兵持剑,鞭扬陇西。

自赫连胡夏为汉所破,胡氏降魏,也因此得了个武始侯的封号。

但胡家自此变得异常低调,甚少干政。

直到当今魏王临朝,初代武始侯薨,这才招新侯爷胡世玉上洛,封都督,假节。

虽然假节是仅次于九锡的殊荣,也有代天巡狩之权,

但是时人普遍认为魏王此举只是为了给胡世玉封一个虚职,将其召入洛阳监视,以控制胡家在陇地的势力。

因为魏国官制沿用三公,兵权握于太尉,

都督这个职衔虽重,却并无具体职司。

此后胡世玉除重大礼祀活动,可免上朝,便真如风评所说,如闲散王爷一般被养在了京师,毫无存在感。

所以小龙王想起这个人来,可着实费了些时间。

只是这胡世玉何时又被授两锡,又为何出现在这里,小龙王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呵,不愧是小龙王。

而今大魏朝野,能记起胡某人的,恐怕不多啊。”

这胡世玉见被小龙王喊破,神情顿时缓和很多,不似最初那般倨傲。

小龙王此时忽然神色一凛,对暅之和庆云道,

“眼下有些事情涉及大魏军机。

你们若是知晓反会招来祸事,两位义弟可否暂避?”

二人均识得大体,一齐躬身退下。

小龙王这才重新望向胡世玉,冷冷说道,

“世人均说胡都督挂了个虚职,此时看来却是被另委重用。

都督所督的,应当是魏王保义军吧。”

“呵呵,小龙王心思缜密,有乃父之风。

你可知这保义军的上代都督,就是令尊拓跋钟馗?”

“什么?”

这次轮到小龙王自己吃惊了。

北保义,南忽律,乃是举世皆闻,却鲜有人知其底细的两支番号。

这两支部队分别是南北两朝执行秘密任务的暗部。

他们由谁统帅,军制如何,驻兵何处,执行过什么任务,没有人知道。

小龙王自小就被告知自己的父亲是个英雄,但每当被王族其他少年问及父亲的事迹,有何战功,哎,他就卡住了。

直到今天他亲耳听到胡世玉说破这个真相,方才恍然大悟,不禁百感交集,几欲涕零。

》》》》》敲黑板时间《《《《《

上回书我们说到,此节将会分说吴太伯的来历。

吴太伯,又称泰伯,据说是周王先祖古公亶父的长子,姬姓,因为他认为三弟季历比他更适合为王,便携二弟虞仲(仲雍)一起出走吴地建立吴国。

这就是吴王姬姓说的来历,出于《史记??吴太伯世家》。

我们先放下该不该质疑史记,能不能质疑史记这一类权威崇拜的问题。我们只研究吴国世系,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古吴国世系:

泰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疆纠夷,餘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勾卑,去齐,*寿梦*,诸樊,餘祭,餘眛,僚,阖闾,夫差

笔者在周章和寿梦这两个名字上分别做了个记号,是为了各位看官理解方便,笔者想用这两个名字把吴王世系切成三段讨论。

第一段伯仲季叔到周章,按照《史记》所说,武王克殷,始封吴王,此时周章已王于吴,所以封吴王。这一段有几个问题:一,先四君为何如此巧合的用了伯仲(叔)季的顺位词?(其中泰伯,仲雍为兄弟,仲雍生子名季简,这个顺位使用便已经不循古制。)二,《史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