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急雨,使山下枯水期的窟野河增加了一些流量,逆光下的流水泛着亮光,不受约束地漫地流淌。窟野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沙漠和黄土塬区,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它的雨季,洪水暴涨时就像山体崩塌席卷而来,流入黄河的基本上就是泥浆。眼前的窟野河显得并不是那么的恐怖,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治理,窟野河的主色调早已开始渐次地由黄变绿了。
早饭过后,前往县城西南50公里处的高家堡,它是整个陕北地区保存完好的一座明代城堡,这是一个深藏于黄土沟壑里的小镇。
高家堡历史上既是一个边塞重镇,也是榆神间的商贸大镇,解放初期还做过几年神府县的县城。走进城门,登上镇中央的中兴楼,可以俯瞰到向东南西北辐射出的四条主街和整个城巷的平房院落。
镇子里是慢节奏的,因为极少看见朝气的年轻人,孩子们在无忧无虑地嬉笑玩耍,老人们在神情淡定地抵掌而谈。
听说附近有个石峁遗址,就驱车5公里来到了镇北的一个山峁上。我们进到接待室和考古棚里,看了遗址影像和挖掘现场。据从挖掘出来的陶玉石器和人骨石墙来看,初步认定石峁遗址是4000年前的一座石城,还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考古学家以“石破惊天”来形容它的发现,把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誉为“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和“二十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待了半个小时,赶忙向榆林前进。
在榆林城北10公里处有两个著名景点,一是镇北台,一是红石峡,两个景点相距不过3公里,下午三点到达镇北台,大门一副颇为霸气的对联描述了镇北台要塞的地位南蔽秦陇北瞰河套榆塞固垒震九边,东连山海西接嘉峪万里长城第一台。
榆林古称延绥镇,是明长城防御的九边重镇之一,以镇北台为中心的延绥镇长城,北是茫茫的毛乌素大漠,南是广袤的黄土高原,是蒙汉两族的一道分界线。镇北台号称古长城体量最大的烽火台,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誉,它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万里长城的三大奇观。
进入景区,与粗犷雄浑的烽火台一同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形状特异的柳树。这种柳树叫做旱柳,是陕北一带特有的树种,由于每年冬前都要被平茬,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为“砍头柳”。被砍了头的旱柳只留粗矮的树身,开春之后重新生长出的丛状柳枝,向天昂扬,显得不屈不挠。我们曾对白杨礼赞,对这种盘根于贫瘠黄土里的旱柳也应给予称赞,它跟那些钻天白杨一样,表现出的都是极端环境下的顽强和力量。
镇北台台高30米,占地5000平方,正方梯形,四层垒砌,虽经400年风霜雨雪,依然完整地屹立于红山之巅,尽显一种粗犷大气、苍凉凝重的无穷魅力。冰冷的城墙上,尽是飘扬的明旗,不知当年有多少将士,在此风餐露宿抵御着蒙古的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