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
一个看起来二十六七岁年纪的男人从后院跑过来,俯身一拜:“小师叔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他想请师父过去说话。”
门主嗯了一声,转身朝着后远走过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走过的地方,好像留下了一片暗影,久久都不能消散。
就算是他走过的之处两侧的那些花草,似乎都在瞬间黯然失色。
后院,元见离坐在藤椅上抬头看着天空,他身上还有很多绷带,走动也只能是靠拐杖支撑。
可是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脸色也不似以前那么苍白。
“师兄。”
看到门主进来,元见离问:“查清楚那人是谁了吗?”
门主微微摇头:“没有,不过有个推测。”
他看向元见离说道:“青州之内,那些对甘风不服气的人,也就是其他几个被封王的人,手下都不可能有那般高手,不然的话,他们早就想办法去除掉甘风了。”
“甘风之前率军去了冀州,然后就出了那么大的事,所以思来想去,大概是宁王李叱的人。”
元见离声音很低,但格外笃定的说道:“让我去。”
门主摇头:“你伤好之前,哪里也不能去了。”
元见离缓缓闭上眼睛,他没有对师兄说过,他能杀出重围,其实靠的是敌人给他的一颗药。
这件事像是一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双重的羞辱。
那个人,让他以为要杀他的是元甘风,所以他才会杀入青州王府。
这是第一层羞辱,被人家耍的团团转。
然后又扔给他一颗药丸,他还是靠着这颗药才能硬撑着杀出去青州王府。
这是第二层羞辱,比第一层还要更加让他难熬。
“我先让介衣去冀州城探探。”
门主在元见离的肩膀上拍了拍:“如果有消息回来,确定是宁王李叱派去的人,那我会让他们不要急着动手,等你康复之后,你亲自去冀州了结此人。”
“好。”
元见离点了点头,再次闭上眼睛。
“我不杀他,心境不平。”
门主嗯了一声,转身看向外边:“去把介衣找来。”
手下人立刻就跑了出去。
秋去冬来又是三月一晃而过,这一年的冬天好像格外的冷,才进冬月,冀州这边的百姓就不得不把最厚实的棉衣找出来换上。
余九龄带着人正在整理院子,见有一处不平的地方,找来了铁锹想铲一下,一铁锹下去,地上就是一道白印,还把铁锹都崩了起来,可见这地冻的有多结实。
“军报!”
有亲兵从外边快步跑进来,余九龄立刻问了一句:“哪儿来的军报?”
亲兵回答道:“从豫州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大将军的军报。”
余九龄道:“给我吧。”
他把军报接过来,快步朝着正房那边跑过去。
李叱正在书房里看书,一本李先生留给他的书册,他看过好多遍了。
这本书里写的都是一些故事,很有意思,李先生没有给这本书取名字,李叱根据这些故事,把这本书叫做贤臣录。
书中讲述很多人的故事,但这些人李叱一个都没有听说过,显然都是李先生杜撰出来的,所以李叱对李先生大才,更为敬重。
比如,这书中有一个杜撰出来的大臣叫魏征,敢于和皇帝叫板,皇帝都怕他。
李先生对魏征的评价是天下第一杠头,敢和皇帝如此杠,三分靠刚直七分靠命硬。
李叱却觉得,如果是真的有这样一位御史台的都御史大人,如此的胆魄,那确实是做皇帝的人有福了。
余九龄拿着军报进来:“当家的,老唐派人加急送来的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