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自蹴鞠比试开始的一系列铺垫。先是蹴鞠不公而引发的学子联名上书热潮,再到蹴鞠决赛当日,顾楚升蓄意伤害沈恩来的事实。见证甚至是参与的,皆是太学学子,而他们的身后几乎含括了整个大鲁朝堂,即使他们的父辈因为权衡利弊而不参与顾楚升一事,但是这些少年们不会就此作罢,还有万千百姓。而现在差的就是导火众人的义愤源头,沈恩来知道,真正的战斗现在正式燃起硝烟。
六班结束武教头的课后,二班将接着上。然而,此刻沈恩来却没有回到六班学堂。她一身蓝灰色外衫,发髻高高束起,脸上的伤痕格外引人注目。
“那可是沈姑娘?”李昀恒眼尖看见沈恩来的侧脸。
“好像是,他们应该刚下严教头的课。可是她这方向,好像是要出太学”白羡启微微皱眉,沈恩来出太学做何事?
“羡启,你看那门前可是南姑娘?”果然如李昀恒所言,门前等着的正是南怀云。白羡启望着沈恩来和南怀云的身影,他突然觉得,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
大鲁承天府,主理京城民案,和大理寺主管官员与皇家案件不同,承天府打交道更多的是百姓。而承天府门前有一大鼓,此鼓乃始皇亲设,若有权贵蔑视律法,百姓冤屈无处上述时,便可敲响此鼓。但同时,敲响此鼓之人亦是要以受竹杖二十下为代价。
竹杖二十下可谓不死也去半条命,是以非冤屈极大或是所告之人权势熏天之境况下,轻易无人去敲,敲者实需有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坚定心智也。
而就在三年后,承天府门前的‘冤鼓’再度被敲响。令衙府惊异的是,所敲之人是一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一声简装,脸上挂着淤痕,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判断原应当是个水灵的小姑娘。小姑娘的旁边还站着一个粉色外衫的小姑娘,一双眼睛又大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