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拟定好计划!
“将军!鞑子入关,无非就是为了劫掠,不管是人口还是铁器,或者是牲畜,他们必然会想带回关外。但是不管鞑子是否愿意,哪怕他们有十万骑兵,也会随着他们劫掠的次数,而增加军队的负担。”
“我们山东军说是5万大军,但是真正能战的,想必将军你心里有数!”
在古代,一只军队说是几万大军几十万大军的,那是估数,或者说是瞎喊壮声势的。
就说吴泽清的山东军,五万大军,人数确实是有这个数。
但是这五万大军可不全是五万士兵,这里面除了做饭的伙夫,搬运军用物资而被征用的民夫,其实满打满算,这山东军真正的士兵数量最多也不过三万多人。
而鞑子入关,说是十万铁骑,其实清军真正的骑兵,朴汴估计最多不过一两万人,而更多的,应该是鞑子联合的蒙古骑兵和自己的包衣奴才。
对于人数,朴汴倒是没怀疑过,毕竟年年都有清军入关,这些明军自然比自己要清楚得多。
但是十万清军铁骑,和两万清军+四万蒙古骑兵+四万鞑子包衣奴才,这战斗力,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
“所以,正面我们可能实力不够,但是如果大军能拖住鞑子的大部队,那么我们就可以去偷袭,鞑子运送物资出关的部队!”
鞑子劫掠的步骤,其实这些年明朝也摸得很明白了。
当抢够了一定数量之后,鞑子就会派人运送物资出关,鞑子毕竟知道是在敌国作战,他们也不敢将物资全部集中起来,然后一次性大家全一起出关。
这样做不是不行,毕竟明朝懦弱。
这样做虽然会节省不少人力物力,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却很高,万一到时候但凡明朝有人提议,包围这十万根本走不快也跑不快的骑兵,那到时候他们这些鞑子,要么就是只有放弃这次辛辛苦苦的收获逃跑,要么就是放弃骑兵的优势,跟明军硬拼。
得不偿失。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发生在明军身上)
所以但凡清军有个精明的统帅,就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保险也是最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