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当晚到达襄阳,蔡瑁迎入城中,向曹操具言前事。
曹操把文聘叫了出来,重赏了他,并封他为“讨逆将军”,负责追击刘备。文聘拜谢,并表示一定不负所托。
徐庶说“刘备为免连累刘琦,料不会前往江夏,必往江陵而去,那里属荆北重地,钱粮充足。丞相宜速追之。”
曹操摇摇头,说“莫急。既然他们已经无船可用,带着百姓徒步而行,行进速度必慢;道路又难行,一天最多走十余里。此地离江陵约有一百五十里,照此算来,他们要十多天才能到达江陵;况且天色已晚,马易失蹄,待明早再追也不迟。”
曹操问荆州还有多少人马,蔡瑁说“约有二十八万骑兵五万,步兵十五万,水军八万。”
“有多少战船?现由何人掌管?”
“大小战船共七千余只,现由我与张允掌管。”
曹操便封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二人共领荆州水军。二人大喜,拜谢曹操。
忽然,曹操发现刘琮不在,便问“少主呢?快让他出来见老夫。”
蔡瑁到后堂把刘琮带了出来。原来,刘琮十分惧怕曹操,一听说他来了,赶紧回避。
曹操故意收敛笑容,问“少主为何不出来见我?”
刘琮慌忙答道“在下失职,不知丞相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曹操凝视对方片刻,笑道“少主果然聪明绝顶!老夫想了很久,决定给少主一个新的任务。”
“什么任务?”刘琮小心翼翼地问。
“经再三考虑,老夫决定表奏天子,封少主为青州刺史。少主明日一早便赴青州上任,如何?”
刘琮立刻拜伏于地,说“丞相不要赶我走啊,在下只想留在荆州,以守家父之墓!”
曹操扶起他,说“青州临近帝都,对少主的仕途有利。你若去了,老夫将保奏天子,让你早日入朝治政;你留在荆州,迟早会被奸人所害。”
“可是,就算要去青州赴任,按理来讲也应该等圣旨下来再去吧?况且,青州刺史目前也有现任人士吧?”刘琮据理力争。
“老夫的话你也不信?圣旨的事少主不必担心,会有人直接送去青州的;老夫稍后会写下一封‘代圣旨’给少主带往青州,作为少主继任刺史的临时依据;至于现任刺史孙观,老夫欲将其调往并州,另作安排。少主只管准备好明天的行装。”曹操心意已决。
蔡瑁帮忙说话“少主尚年幼,且刚继承父业不久,未能适应大局。请丞相开恩,且让他在荆州磨练个三、五年再说,不知意下如何?”
曹操摇头道“荆州乃连结东吴、中原及西川之地,战略位置尤为重要,若近期东吴进犯,少主将如何抵之?老夫之意,乃让蔡将军先行代理州主一职,以拒刘备、孙权。少主在青州一样可以磨练,且青州甚少战事,对少主来讲也是件好事。”
蔡瑁听到此言,心里一阵暗喜,没想到曹操这次南征竟然促成了他的千年大计!但善于做表面功夫的他还是说“丞相低估少主了,以少主的智慧和能力,足可抵御刘备、孙权之辈。少主天性聪敏,好学上进,只要加以磨练,日后必成大器。”
曹操笑道“这个当然!‘虎父无犬子’,昔日刘景升将荆州管理得井井有条,相信如果少主长留此地的话,一样可以做到。无奈形势所迫,在战事来临之秋,老夫也只能出此下策,为的都是大汉子民哪!刘备、孙权一日不除,我大汉江山就一日不能安定。”
刘琮再三恳求留下,曹操坚决不许。
蔡瑁把刘琮拉到一旁,低声说“贤侄,如今看来,你唯有先委曲求全,前赴青州;待曹操走了,舅舅再想办法让你回来。”
刘琮半信半疑,但迫于形势,也只好答应了。
曹操又叫蔡夫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