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势力争抢的对象,当然凡事有一利,就会有一弊。
机会是很大,可风险同样很大,一旦发生了像今天这种事,太子死了,那他们这些没死的护卫,便只有一个下场,三族陪葬。这也第一种警告,为得就是怕那些护卫不尽责,因此才定下的一条铁律。
护卫必须死在太子前面!这样的死法叫“尽忠“会获得皇上的厚赏,厚葬。可像他们这样,严重的保护不力,只能是连累家族了。
秦皇本来还杀意满满,可听了他的话,也觉得有些道理,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道“既然丞相为你们求情,那朕就给你们一个机会。
听旨,你们立即赶往秦汉边界,做一名普通士兵,三年之内不得升迁,若有阵前冲锋之时,你们必须在第一排。三年后,若你们表现良好,那朕可以考虑宽恕你们的罪过,以及你们的三族。”
听到这个几乎和送死,没什么区别的命令后,这些人如蒙大赦,千恩万谢的走了。如此一来,商恬在不知不觉中,又拉拢了不少的名门望族。
对于他们而言,个人生死无足轻重,若他们一死可保家人平安,那他们是不会有丝毫犹豫的,现在这个结果让他们十分满意,一个个都把商恬当成恩人一样感激。
同时松了一口气的,还有一众大臣的,他们中有一大部分人,都和这些太子待卫们有亲属关系。一旦严惩,必受诛连,得知自己安了之后,他们便不再担心,自身的安问题,转而把注意力,放在了一致对敌上。
这时便有一位大臣提议道“陛下,关于大汉的一百多万部队您有何看法?”
秦皇听后自是大怒道“能有什么看法?当然是杀了,难道还要朕将他们平安的放回去,日后与朕作对吗?“
对于这样的回答,大家自是在意料之中,恐怕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这么做。可是那位大臣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道”陛下的愤怒,臣自是清楚,可杀人只能图一时之快。对与后面的战斗毫无用处,反而会让我大秦,落下一个残暴不仁之名,日后开战时,在名分上,对我们不利,因此臣以为这只是下策。”
“那爱卿有何高见?”秦皇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人道“陛下,臣以为,若与大汉开战,必是一场旷日待久之战。打仗的时间越长,对于后方的补给也就越需要,由其是在兵器,矿产上。
多一件铠甲兵器,就等于多一个战斗力,眼下我们的生产力,还算可观,但仍需未雨绸缪。不如将大汉军中,一些身体好,有能力的人,安排去做矿工。
至于那些体质不好,又爱挑事出风头的……”那人开始还有些犹骤,但是又突然下定决心道“将他们部打成残废,最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那种,然后都送回去。
一来可以对外宣称,他们是在之前的战争中受了伤,而我大秦不忍杀生,因此将他们如数奉还,这样在名义上,我们就先占了一个仁义之名。
二来,他大汉一下多出了这么多的伤员,势必要找人照顾,毕竟他们这可算是为国捐躯,若是大汉不管,不仅会失了人心,更会寒了军心!
他们若管,必会抽调大量的资源和人手,这样一来,对我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还有他们若真的不管,那这些人就会流落民间,由家人来管,无形之中又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对于日后的生产和税收,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眼下我们已为仇敌,那想尽办法,削弱敌人,不就是战争的第一步吗?”
听闻此计,众人是一阵恶寒,原因无它,因为它实在是太恶毒了!此计若成,将有数万,乃至数十万家庭支离破碎,无数家庭痛苦不己。
可这就是战争,战争不但要强大自己,更要打败敌人,为了胜利,这点手段算什么?他甚至都想过给这些士兵下瘟疫,让他们带回国中,从内部让大汉的人死绝,那他们自然可以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