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零六章 华夏互联网的开创者(2 / 4)

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在普及网络知识、传播网络文化的同时一遍遍地告诉国人,信息产业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一个重要机会。

她向华夏科学技术馆无偿“华夏大众化信息高速公路“展区;她同燕京图书馆合作,在“瀛海威时空“网上燕京图书馆书目查询;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她为新闻单位开通亚特兰大到燕京的新闻信息通道……

张树新甚至还希望瀛海威发展电子购物,并有预见性地发行了用作网上交易的华夏最早的虚拟货币“信用点”。

这是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在网络服务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启蒙了华夏人的网络意识,在网络服务的市场培育上功不可没。

正是因为这种种举措,在成立三年后,瀛海威的注册用户超过6万人,通过邮件订阅的用户超过5万人,时空网络群的日均总访问量,超过了50万人次。

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据官方统计,1997年全国的拨号入网用户,仍只有区区25万人。

瀛海威时空成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几乎早期互联网上能想到的一切都应有尽有,也因为早期网站的匮乏,一度造成瀛海威时空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瀛海威时空的假象。

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到内容平台,影音游戏,社交论坛,再到电子商务,打个比方,这些工作就是相当于“华夏电信+新浪+天涯论坛+阿里+滕讯”。

可以说,如果瀛海威所涉足领域都能成功,很可能也会缔造华夏第一个具有所谓“生态”的巨无霸型的互联网公司。

可能,也只是可能,但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宏大的远景,澎湃的激情,在现实面前有时是无力的。

瀛海威主干网的建设是一个天量的投资,全国的互联网修路计划不到一年,仅仅是瀛海威主干网,全国大网和申城等8个城市的结点开通,五千万已烧光了,到97年底已经亏损近两千万。

后来在内容上的大量投资,也因为没有吸引力,惨遭失败。

那时候,瀛海威的员工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知道2000年以后我们会挣钱,可我们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很快因为大量亏损,以及跟大股东意见不合等等原因,张树新被踢出了瀛海威。

随后,曾经雄心万丈,发誓要建立华夏的互联网行业的瀛海威,仅仅三年就倒下了!

看着上面的“瀛海威时空”招牌,方辰不由轻叹了一口气,带着苏妍,径直迈步走了进去。

吴茂才等人则按照老规矩,散布在这座科教馆的四周。

毕竟这里是国内,而不是美国和俄罗斯,用不着寸步不离,只要稍微注意一些,保证方辰在他们的视线范围,省的有什么不长眼的惹得方辰就行。

如果说明天全球各国报纸头条,都出现了《世界首富跟小混混打架,打的头破血流》诸如此类的新闻,那他们有一个算一个,直接滚蛋算了,反正是没脸再在方辰身边待了。

一进门,苏妍则有些好奇的看着面前的一切。

屋子内的空间并不大,但布置的很清爽,淡蓝色的墙壁和屋顶,和翻滚的浪花,有种让人置身于海洋的感觉,其中还整整齐齐的摆放了十几台电脑。

但让苏妍好奇的并不是这些,作为水木学子,而且还经常驻扎在某国家实验室中,她对于电脑并不陌生。

她真正好奇的是,电脑上坐着的这些人,竟然有老有少,大的年龄看样子,已经六十多岁了,而小的才十二三岁模样,如果不是看到其校服上写着某某中学,她还以为这是个小学生。

这真是太奇怪了。

毕竟此时此刻,电脑对于国内还算是比较高端的东西,别说个人家庭了,就是一般的企事业单位都不一定有,甚至还大都集中在科研单位,作为生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