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预期的未来,大家的工资水平有可能会下调。
夏侯明奇讲话的第三层意思,则是透露了报社高层在压力之下的另一种坚持:不给记者摊派经营任务。说白了,日子再难过,也不会让记者去卖报纸。
现在很多报社为了活下去,都将记者的业绩考核与营销任务相捆绑。不过,夏侯明奇依然坚持将采编与营销分开。他明白,缺钱的苦日子可以忍一忍、熬一熬,但是倘若将新闻跟经营捆绑,新闻的质量必然下降,北江晚报这份报纸就会变味儿。到那时候,可真就回天乏术了。北江晚报这个金字招牌,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听了夏侯明奇这番话,罗方伊心里忽然有了一阵英雄迟暮的酸楚感。她想到了学生时代的记者梦,想到了北江晚报社的辉煌时期,也想到了拿到记者证那一刻的激动心情。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也许终将灰飞烟灭。当一份报纸没了读者时,记者这份职业的荣耀与自豪又从何说起?
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她觉得传统媒体的末日迟早要来到。不过话又说回来,长江后浪推前浪,纸媒的衰退是大势所趋,这就像当年的bb机、电报一样,难免会被新生事物所取代。不过也未必如此悲观,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那些垂死传统媒体又会以另一种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本章完)
还在找"浮尘之外"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