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福康帝来说,打败他们易如反掌。
因为福康帝本来就是一个能征惯战的统帅之才,他们根本不是久经沙场的福康帝对手!
马丫的意见是,不可以以惠武帝或者马丫的哥哥名义起来造反,这样只能让哥哥的理想速灭!会让他们一直隐藏很深的恭儒山庄总部暴露。
那样太不划算了!
马丫分析形势,如今在山东的二高,他也在蓄谋造反,手里也藏有一万兵力。如果现在就以惠武帝的名义或者马丫哥哥的名义起来夺皇位,那么这二高的力量可不容小觑,他会毫不犹豫地帮助福康帝一起里应外合来剿灭他们的。ii
二高跟福康帝是父子,跟太子是亲兄弟,一旦有人来夺他们家皇位,他们便会齐心协力举兵一处好对付外人,马丫说那样他们会输得很惨!
那么,如果以老百信生活不下去了,起来造反抢粮啊什么的,二高肯定当缩头乌龟,因为他所养的那么多兵,他才舍不得拿出来用呢。
况且以他的心思,他恨不得这地方越乱越好,越乱,他才越有机会······
所以这次恭儒山庄并没有出面,只是冯清卉派了手下,紧急联系了唐三儿,然后,给她送去了两个军师······
有关于那次的起义不去说它,反正就是农民活不下去了,后来失败了。
官府的很多粮仓被抢了,府县衙门被烧了,很多官员逃离了州县,没来得及逃跑的都被杀了,来得及逃跑的后来被福康帝给杀了!ii
那次的意义是,虽然双方死伤了上万人,但是如果没有这次的起义,怕在这地儿死亡的人永远不止这个数。
要是那样的话,这里的贪官还是要贪,老百姓一遇到荒年还是吃不上救济粮,还是要缴纳一定的赋税,还是要被逼出去逃荒要饭,那样的死亡会多增多少?能是这伤亡的区区上万人可比的?!
自从这事结束,福康帝知道原因后,为了安抚这一带的老百姓,官府便在这里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的群众,在荒年免征这个地方的赋税。难道说不是这次起义所带来的好处?!这要少死多少人?多少人不用逃荒要饭,不用饿死或者冻死在异地他乡?!
总之那次起义是失败了,起义军后来或被招安或者被砍头,但主角唐三儿逃离了,没了踪影,唐三儿去了哪里福康帝一直查找了两三年都没有找到。ii
那么唐三儿去了哪里呢?
她哪里也没去,就在兖州恭儒山庄的地下室躲了三年,后来风头过去后,林孝主让她去跟了江湖上的一位高人,去学了易容术,她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再说她就是出现在福康帝的眼皮子底下,他也不认识啊。
福康帝追查了她一段时间,以怕她遁入空门为由,下令把全国的尼姑道姑全部抓到南都来受审,以便寻访徐小妹的下落。
还别说,徐小妹还真被抓到了,她既然做了道姑能逃到哪里去?!
但是,这次福康帝见徐小妹,却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兴奋。
因为徐小妹被抓来后,她跟看守她的人说,自己就是徐小妹,跟静公主过去有过交往,希望他能帮自己去通知静公主。ii
徐小妹说,只要他去静公主府邸报出自己徐小妹的名字,静公主知道后,一定对他大大有赏。
听说她就是徐小妹,那看守她的人被吓得魂不附体,赶紧去通知静公主。
这还不算他又去了徐府告知徐家人,这样的人岂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结果,静公主得知徐小妹在牢里,立马派人从看守的手中提出徐小妹,静公主通过福康帝身边人得知,原来福康帝就是因为她,才动了这么大干戈的。
静公主便把徐小妹带在身边,去见福康帝。
福康帝对于静公主的到访,心里还是挺慌的。他还记得自己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