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实职官员都要参加,这是大晋最频繁的朝会,也是在明政殿举行,若是按照以往,今天是中朝的日子,但是今天的朝会,官阶又降到了七品以上,不限实职还是虚职,而且是在德政殿举行,这就有大朝的意思了。
大朝的日子是固定的,每年的五月初一,每到这个时候,外国使臣集体觐见,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故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李勋一直没有官位在身,所以无法参加,但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在远处观望,感受那壮观热闹的场面。
德政殿数百米之外的一处广场,内阁七位相国站在那里,等待其他官员的到来,随后一同迈过石阶,进入德政殿。
“百官进殿。”
一名太监扬声高喝。
上千名官员分成两列,左边由左相兵部尚书刘桀率领,右边则是由右相礼部尚书杨道嗣率领,按照品级的高低排列,走上高高的石阶,向着前方气势恢宏的德政殿鱼贯而去。
德政殿极为宽广,南北长五百余步,东西达六百余步,可同时容纳万人,由于地势很高,若是站在房顶,整个丰京城街道可尽收眼底。
德政殿设计巧妙,光线充足,但奇怪的是,越往里走,就渐渐变得昏暗,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榻上,他可以清晰的俯视群臣,但群臣却看不清他,这就显出皇帝的神秘与威严。
大臣已经站在两边,准备就绪,两边的最上方,二十多人有着坐座位的资格,右侧这一边,百官第一人的杨道嗣,只是排在第二的位置,在他上首,还坐着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此人便是端王赵佶,年逾八十,乃是僖宗第九子,平宗之弟,是如今整个大晋皇室之中,辈分与年纪最大的长者,赵智见了他,都得颇为恭敬的叫声九叔。
左侧那一边,刘桀的上首也是坐着一个人,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长相俊美,皮肤很白,但是双眼略小,嘴皮单薄,始终冷着一张脸,给人一种阴沉冰森之感,此人便是鲁王赵硕,他的母亲正是杨贵妃。
龙榻后方左边位置,一名士兵背对着石柱站立,他便是李勋,腰间系着大刀,一身明亮的铠甲,头盔顶端有着一根红色的羽樱,整个人倒是显得颇为英武不凡。
李勋目光不停的在殿内扫来扫去,饶有兴趣的观察,其目光最后停留在了鲁王赵硕的身上,赵智有十几个儿子,长子与次子早死,三子与四子出身低微,名声不显,并不得赵智的看重,排第五的儿子,便是鲁王赵硕,此人比之赵询更加的低调,就算是李勋,好几年,也只是见过几次面,据说鲁王赵硕性格阴沉,极为沉默寡言,整日待在自己的王府之中,少有外出,不喜与外人打交道。
李勋脑中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鲁王赵硕与齐王赵询,这两位最有资格争夺帝位的皇子,平日里显得极为低调,不与外臣打交道,仿佛对帝位没有什么野心,而那些不被赵智看重的其他儿子,却是整日里上串下跳,广结朝臣,意图明显,这还真是一件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