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呃,这些话,好像不应该跟年羹尧说,应该跟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说。
不过,雍正对年羹尧的朱批虽然看起来基情满满,但翻脸一样很快,雍正二年还又疼又爱的,雍正三年,年羹尧就被赐死了。
实际上,雍正皇帝对大臣奏折的朱批,让人忍俊不禁的,还有不少。
比如河南巡抚田文镜,也是雍正很喜欢的大臣。当时朝廷要从河南买小米,运往江南。田文镜却说。江南人不吃小米,不妥,还不如弄点儿小麦过去呢。
雍正从善如流,同意了。
可是别的大臣又说,小米很好吃,没准儿江南百姓从此喜欢上了呢?
雍正又是从善如流,也同意了,便从山东调运小米去江南。
结果是,小麦在江南销路不错,小米根本没人搭理。雍正大怒,将怂恿他运小米的大臣臭骂一顿,同时大大表扬了田文镜一番。
田文镜惶恐,立马上了一封奏折,大意就是说自己其实就是本分尽职,一切全都是皇上您老人家高屋建瓴之类的。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朱批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当然,类似这样的朱批,在雍正所有的奏折朱批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还都是比较正常的。
因为雍正朱批过的奏折实在太多了!他儿子乾隆创下了写诗的记录,但是他,却创下了批奏折的记录。
雍正在位只有十三年,朱批过多少字呢?
一千万!
这么算下来,平均每天有两千多字。即便不假思索,每天随意只写两千多个毛笔字,想想都累得慌。
这位皇帝,据说每年只休两个假,生日假和年假,每天凌晨四点不到就起床,经常一忙就忙到半夜十二点。
在浩如烟海的奏折朱批里面,出现一小部分如此“别致”的,倒也可以理解。
而吴夺手里的这一封奏折,作伪的应该是利用年羹尧的奏折原文,加上一些雍正对年羹尧其他奏折的朱批,摘句移花接木,拼凑而成。
为什么不用“三个好心疼”的朱批原文,真正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吴夺猜测,有可能是受不了这种调调吧?
而且,这奏折封面的黄绫,看着好像挺老,没准儿真是清代的;同时,纸张墨迹,也不像是这几年新仿的,起码得有个一二十年了。
吴夺既然看得明明白白,同时又带着手套,干脆就没费劲再听。
宁霜也一直靠在吴夺的身边看,一样看明白了。她不由叹了口气,同时不好意思地拍了拍吴夺的胳膊。毕竟,吴夺本来要走了,是她坚持让吴夺看看再说。
此时,摊主见吴夺“告一段落”,笑呵呵问道,“小兄弟,怎么样,好东西吧?”
吴夺将奏折装进锦盒,重新套上塑料密封袋,而后摘下手套,才道,“大哥,这东西往前一二十年,或许······现在,你不上网么?雍正朱批的表情包都有了!”
没想到,摊主一听,居然哈哈大笑,“总有人愿意收藏嘛!”
嘿!
听他这意思,他也知道,但总有人不知道,所以总有机会蒙出去的!
吴夺也没说啥。
古玩市场,想蒙人的摊主多了,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自己的眼力。同时,再离谱的东西,也可能碰上愿意吃药的。
不过,鉴定这封奏折,吴夺还真没靠别的,纯粹靠的眼力和知识储备。
两人随后便离开这个摊子,再往前走几步,就要走出地摊区了。
赤霞山古玩市场的地摊区,类似于一条小长街,只是有宽有窄而已。他俩是从西头进的,如今走到了东头。
就在最东头北边的一个很小的摊子上,吴夺却又瞅见了一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