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灰白。同时呢,碗上还有刻花,是灯草纹。
这碗看着轻巧美观,还是不错的。
彻底看完之后,吴夺也听了听。
这碗居然还是南宋的!
吴夺听明白之后,不由看了一眼摊主。
摊主是个脸盘很方的小个子男子,有个四十岁左右,“老板,看上这只碗了?”
吴夺点点头,“给个漏价儿呗。”
“要收摊了嘛,想要一定给你漏,底裤都漏给你!”摊主笑呵呵,“这是南宋同安窑青瓷刻花卷草纹斗笠碗,你给四千块好了!”
虽然他的普通话有些蹩脚,但吴夺还是能听清楚的,听摊主说完,吴夺有点儿愣了。
首先他的描述和断代极为准确,自己倒相形见绌了,听了之后才和他一样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他如此清楚,却只报了一个四千块的价格。
拜托,好歹是南宋的东西呀!
{();} (ex){} 此时,放下手上其他东西的胡允德开口了,“怎么,以前没收藏过同安窑的青瓷啊?”
“是啊。”吴夺点点头,“不仅没收藏过,行情我也不了解啊!”
确实,同安窑在宋元时期,只是一个地方窑口,虽然不能说很偏,但也不能称之为名窑。闽省的窑口,在历史上最出名的,还是建窑和德化窑。
“收一只碗当个标本也行。”胡允德点点头,顺口砍价,“再便宜点儿。”
“没要谎啦,要是周末,肯定照着八千到一万要的。”摊主一直笑呵呵。
不过,他虽然笑呵呵,但嘴上不让,吴夺和胡允德又讲了几句,他一直就是咬住四千说不能再降了。
吴夺本来就觉得不贵,干脆也不磨叽了,四千也就收了。
离开这个摊子之后,吴夺开口问道,“德叔,这好歹是南宋的东西,而且这碗工艺还不错呢,怎么这么便宜?”
“看来你是真不了解行情。这种同安窑青瓷碗,在南宋时期是大量生产的日用瓷碗,如今的存世量也不小,特别是在本地。那种釉色比较青翠的,还相对少见。你买的这中青中带灰黄的釉色,一只碗,确实就是几千块的事儿。”
“明白了。估计,外地市场能贵一些对吧?起码我在赤霞山古玩市场没见过同安窑青瓷。”吴夺接口。
“对,这也是一种地利。你要是到了倭国,这东西更贵。”胡允德介绍道,“不过,倭国人最喜欢的釉色,不是华夏推崇的那种青釉,而是一种青黄釉,就是所谓的枇杷黄;珠光青瓷,主要就是指这种枇杷黄。”
吴夺哭笑不得,“怪不得。我买的这种青中带灰黄,既不是华夏人喜欢的青釉,也不是倭国人喜欢的枇杷黄,是最不值钱的喽!”
“话虽如此,但是毕竟是南宋的东西,当标本也挺不错的。我买过不少呢,还有品相更差的,通过研究,对同安窑的认识加深了不少。”
吴夺点点头,“确实,真是没白来。”
两人继续往前逛,不多久,吴夺又注意到了一件东西。不过,这东西不在摊子上摆着,而是在摊子前一个人的手里拿着。
这个人,居然就是吴夺在飞机上的邻座,手腕上还戴着那串唐八棱呢。
{();} (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