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酹江月(2 / 3)

木兰笔谈 薛简霓 4229 字 2020-08-17

芝笑了笑,“若我是他,必会第三手的准备,等!”

江猛深吸一口气,“温兆此人最善察言观色揣测人心,在江家家塾时,我已有所感。当年之事,我虽未在朝堂,但我与族兄书信往来间,族兄也对温兆为官后的作为,颇为失望。”

张庭芝道,“江温两家是世交姻亲,你对他的了解,自不会比我少。连你也知,温兆此人最善察言观色揣测人心……”

江猛道,“其中又涉及几桩旧事,不提也罢。不过温兆确实会选择第三,等字诀。如你所言,新帝登基,实则根基未稳。先是,这天下或有俞明旧势力蛰伏,后者,又有自己的兄长兵权在握。”

张庭芝赞许地看着江猛,“你隐居在木兰村多年,这天下大事,也尤能看透。”

江猛道,“自古以来,天下初定,多是新旧交替的两股势力周旋盘恒,待过数十年,百姓安乐,四海自会太平。”

张庭芝揶揄道,“这话听着耳熟,可是当年家塾夫子所作的议题,而回答之人我恍惚记得不是你。”

江猛满不在乎“当日,回答之人确实不是我,可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记起这答议,也无不可。”

张庭芝笑道,“可,怎会有所不可。”

江猛暗自失望“如此说来,温兆必不会立刻动身。”

轮到张庭芝困惑“你很希望温兆入京?他入京对你又有何好处?”

江猛注视了张庭芝一阵,道,“我有一事,需庭芝帮忙。”

张庭芝更是疑惑,“你有事求我帮忙?又为何不早说?”

江猛道,“方才不说,是我深觉此事艰难,可与你一番交谈后,我想,此事或有转机。”

张庭芝一脸被好友挖了坑却不得不跳的神情,默了半响,才好奇地问“何事?”

江猛便将彭勇昌昔日家事,一并详述。

张庭芝一面倾听,一面屈指叩桌。待将此事了解清楚时,天色已暗了下来,张庭芝的酒楼开始热闹起来,人声喧哗慢慢传入他们的雅间。

江猛言罢,张庭芝缓了缓神,恍然道,“我说你性情如此果断决绝,即是不想与兰溪江氏有往来,怎会再回兰溪。原来是因为此事!”

江猛隐忍道,“若非为了昔日兄弟,我也断然不会回到兰溪。”

江家不仁,温家不义,况且江宽茹已死,江猛对兰溪所谓的世家,确实无留恋之处。

张庭芝拍案大笑,“如此恩怨分明,又侠义心肠,这才是我当初认识的江猛江拭苡!这个忙,我岂能不帮!

江猛与张庭芝二人,举杯共饮。雅间窗户面朝临街,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如往常。江猛却是许多年未在见如此繁华的夜市街集,放眼看去,车水马龙,人群涌动,兰溪府不输当年的气派。

望向窗外时,江猛脑海里闪烁过年少时的情景“想当年,族兄即将离开兰溪,前往国子监进学时,我们也曾在你家的酒楼里畅饮,直至通宵达旦。”

而张庭芝同望向兰溪府的夜市街景,神色中染上一层惋惜之情,口中吟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桥撸灰飞烟灭。”

江猛复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

张庭芝吁气,“这首东坡先生的词应着此情此景,我想起我们年少时在江家家塾读书的日子,想起宽茹兄如玉般的公子风采,还想起当年我们都扬言立志报国的誓言……可惜白云苍狗,俞明湮灭,我们到底没有达成当初的希冀。”

江猛沉声道,“俞明灭,族兄逝,生平憾事累多,为此二事,意不能平。”

张庭芝道,“俞明如腐朽大厦,顷刻倒塌,转瞬即逝,算何憾事。唯有宽茹兄,我亦与君般,到底意不能平。”

江猛道,“俞明已灭,族兄之心未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