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第一局:君王的对决!(3 / 4)

恨且悲,情难自已!

毕竟诸葛亮摊上这么一个主子,实在是太不容易、太独木难支、太令人同情了!

说实话,蜀国也就摊上了诸葛亮这么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牛掰宰相,否则就凭借他的地盘、人口、兵力,早就应该“顺应潮流”,投降魏国了。

那还有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的英雄事迹啊?(喂喂!不要三国演义看串了啊!始安七少这特么不是梦见哥你给我们讲的吗?陈成“……”)

“怎么样?”李诗师笑得嘴角都裂开了“我的诗作,是否更加令人信服,感同身受啊?”

“并没有!”泰伦、莫动、始安七少、复联,集体摇头。

不说别的,就你这诗里,“诸葛”与“恪谨”出现在一起,让人不由得就想起来吴国的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啊!

诸葛亮、诸葛瑾兄弟俩也就罢了,诸葛恪作为孙权病危后的托孤大臣之首,权倾朝野,掌握军政大权。进封丞相之后,独断专横更甚,活脱脱一个吴国的司马昭啊!

如果不被孙亮杀掉,你可不敢保证他不篡位。

结果你这诗里竟然写“若与贤能同恪谨”,违和感满满之余,我们敢说,如果当初刘备托孤白帝城的时候,将阿斗托付给的不是叔叔诸葛亮,而是“乱入”的侄子诸葛恪——

好么,不出几年,江山变色!

毕竟刘备说得分明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不好!不好!

你这首诗,无论是从选材的人物——刘禅,咏史的角度——顺应潮流,都漏洞百出,无法让人接受!

假设的对象——虽然我们知道你意思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而不是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可是你奇葩的文字排布方式,让人无法不这样联想!

观感极差!

“三首诗里谁好暂且不论,最佳的绝逼是你这首!”周小三毫不客气道!

“不……不至于吧?”李诗师讷讷无言,心说这些小年轻说话未免也太毒了!都是你们家梦见哥哥教的吗?

自己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诗句,还联动了“三国”这个华夏第一i,竟然全体耻笑!

看来要求加薪是没有戏了!

原本路承允到访,莫动是很希望陶李罗三位诗师能为莫家长脸的,可是一个比一个拉胯,真是贻笑大方!

由此众人心里也难免去怀疑第一次诗榜段位评比的水分

诗士,莫炎;

诗师,陶李罗;

大诗师,张珪(实则雷拓代笔)。

事后大家发现,这几位全是水货啊!

雷拓以第一届评比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难怪对于“诗士九段”愤愤不平了。

以后看人的段位,必须要实现考量,是不是第三届以后取得的段位,否则都不足采信!

李诗师还在懊恼自己没法加薪,浑然没有想到,他们三位的教习工作搞不好都要被解聘了。

陈成没工夫去体谅李诗师的辛酸悲凉,只是心中觉得你们三个实在是有毒!

说“君王”就写“君王”嘛,好么,一个个的商量好了似的写“亡国之君”,你们这是“君亡”吧!

与刘禅、子婴相比,咱们陈朝后主还算好的呢,起码在位时间长,统领的疆域又最大。

而且,经过陈成的研究以及问家里老人之后,发现陈叔宝也不是如同史书里面说得那么不堪,敌人打家门口了还唱歌跳舞听音乐,叔宝又不是缺心眼!人家好歹还研究了“一字长蛇阵”嘛!(陈兼你这例子举得还不如不举!)

当然,陈成对于后主即位初年“爱惜民力”、“招贤求才”等善政也考究过一番的,但是担心别人说他阴谋为陈朝翻案、意图反唐,所以也没有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