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有天下最好的百姓(1 / 2)

皇后又打朕 衣里明珠 2182 字 6个月前

钱明月说:“好。那就以卿为文华殿大学士,亲自去京城几大寺院传达本宫的旨意。”

文华殿大学士空置许久了,最近钱明月疲乏得厉害,也想再用人了。

陆重难掩狂喜,原本只希望能在皇后面前挂名,没想到直接入了文华殿,这是要一步登天啊!

“臣,谢娘娘恩典!”

中午,陆重带着相国寺、慈安寺等寺院的老僧进宫求见。

慈安寺的应舍大师说:“京城距离辽中遥远,在京城开设水陆法会,辽中百姓看不到听不到,不能见闻则难免心存疑惑,心存疑惑则不尊圣人法度。老衲请求携弟子前往辽中,超度亡灵,为诸有情祈福。”

钱明月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大师不知道,辽中瘟疫非常严重,去了极有可能被感染,本宫不想增加无谓的牺牲。”

相国寺的惠空大师说:“自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娘娘,并无牺牲可言。”

钱明月不懂佛理:“可辽中已经成了人间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句话钱明月听说过,但从没像现在这么感动过。再也没有理由继续拒绝了,钱明月只好嘱咐他们做好防护,命他们整理行囊,不日赴辽中。

下午,南方筹集的第一批药物由谢傅瞻亲自押运,抵达京城,这些药物分别从余杭、无锡、苏州、扬州等地采买,用了一艘龙船的护卫船日夜兼程运送过来,随船的还有六十名良医。

钱明月让陆重亲自监督药物换到马车上,又让医者在京城驿馆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也没上朝,带着众人在京郊为医者和僧人送行。

众人远行后,钱明月依旧站在原地眺望,陆重新得宠信,正是活跃的时候:“累观列朝,从未有君王如此倾尽全力治疗瘟疫,救民于疾苦。”

钱明月素来不居功:“本宫岂敢有负圣人重托。”

“二圣仁德,是大梁之福。”

钱明月动情地说:“你错了。大梁有天下最好的百姓,这是圣人与本宫的福气。”转身对史官说,“史家不要只为帝王将相作传,每一个为民请命、舍生取义的人,都值得被铭记。”

翰林编修学士肖维桢与陆重是同乡兼同年,两人一路被人比较上来,关系微妙。陆重一步登天入了文华殿,肖维桢不服气,想要毛遂自荐,让皇后注意到自己的才华。

肖维桢决定奏本,可是,奏报什么才能压过陆重,让皇后娘娘记在心里呢?

送行走一遭,钱明月疲惫得很,没有去文华殿处理政务,而是在建极殿补觉。

皇后不在文华殿,文华殿大学士就不用去伺候着,陆重去翰林院收拾以往的用具,往日同僚不管是客套还是奉承,都围着他说好话。

“恭喜大学士。”

“陆公终于可以一展平生所学了。”

“陆公,我来帮你搬东西吧。”

……

肖维桢假装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捧着一册《太宗实录》认真看,不时还翻一页。

同僚翰林院编修学士李恭谨说:“世人皆道翰林清贵,人有几个不爱权势的?翰林院哪个不是人?”

肖维桢放下书:“肖某以为李公就不爱那些俗物。”

李恭谨饮了一口茶:“这你就错了,我其实很爱权势,不然也不参加科举。我不去奉承那些人,是因为奉承也没用,人家再高的权势又不给我,我何必先摧眉折腰。”

肖维桢叹息:“世间有几个像李公这样的明白人啊。都是饱读诗书的,怎么就糊涂了呢?”

李恭谨冷哼:“趋炎附势之人糊涂,奉承那人的更是糊涂至极。”

“这有什么不同吗?”

“他的权势长久不了。”

肖维桢不解:“李公何出此言?”

李恭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