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张春莲还是和往常一样,上课下课放学食堂宿舍,几个点一条线,生活作息非常的有规律,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遇到休息日,春莲还是会回家看望父母。从县城回家的路越来越方便了,以前还要转车到镇上,再找熟人的三轮车才能回到家。自从张德祥买了摩托车,她回家前打个电话到小卖部,通知父亲来镇上汽车站接她,她就不用再硬着头皮求着亲戚坐三轮车回去了。
这天,春莲又放假了,张德祥一早接到电话,掐指一算,县城回来的车子应该也快到了,就赶着点去接春莲了。
骑着大红色的摩托车,张德祥一脸的幸福。改革开放不仅吹到了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那些大城市,也吹到了他们偏僻的小山村。张德祥的乡村小学和镇上的小学合并了,村里的孩子都到镇上去上学了。没了学生,再加上年纪大了,张德祥索性办了退休,每个月就领着十几块钱的退休工资。
虽然年近五旬了,但是张德祥夫妇依然充满干劲,不甘心就这么虚度下半生。于是夫妇俩在镇上的小市场里承包了一个猪肉摊,泥腿子变成了杀猪匠。每天杀的猪都是张德祥去乡下精挑细选,一头一头收回来的,那个年代没有这么多饲料和瘦肉精,人们的思想还比较纯朴,三四百斤重的大肥猪都是乡亲们去割猪草煮杂粮一点点喂出来的,膘肥肉厚,非常好吃,深受百姓喜爱。张德祥的猪肉摊平时一天能杀一头猪,要是在圩日,每天两三头猪都是正常的。
有了赚钱的门路,张德祥夫妇没时间顾及田地了,索性把田地都租给了亲戚种庄稼。两头的收入让夫妇俩尝到了甜头,慢慢地开始添置行头。除了换摩托车,还把家里的砖墙都刷了水泥抹了石灰,换了新家具,日子过得有奔头了。
张德祥把摩托车停在车站门口,背靠着车,双手交叉放胸前,无聊的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和车子,等着春莲到站。
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从衣服上都能看得出来。八十年代以前,人们紧巴巴地过日子,吃都吃不饱,哪有心情打扮自己?心情放不开,生活没有一点色彩,衣服更不敢穿着鲜艳的颜色,大街上放眼望去,不是黑就是灰,要么就是深蓝色。
现在的人,衣服款式品类繁多,有领口开到胸的,有裙子短到大腿根的,有袖子上挂满流苏的这些曾经被视为伤风败俗,现在却被人们捧为时尚先锋。
正浮想联翩呢,春莲走出来了,粉色的长袖衬衫,杏色的一步裙,白色矮跟包头凉鞋。还是我的闺女最好看,张德祥心里想着。
父女俩骑着摩托车就往家里去。路上,春莲在粉店里打包了米粉回家吃。虽然在县城也生活了两三年了,但是还是觉得家乡土制的米粉最好吃。那种米粉特有的大米香味,软绵的口感,猪骨头熬制出来的原汁原味的汤头,再撒上一把葱花,这味道外面是吃不到的。
回到家放下东西,春莲就打开米粉开吃了。黄桂芬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怕她没吃饱,又去准备了两样小菜。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是嫁在自己身边好一些啊,有事还能照顾照顾,黄桂芬心里感慨着。做母亲的心都是替儿女想着的。
张德祥想起了一件事,从怀里摸出了一包烟丝,用白纸包成了烟卷,点火自顾自地抽了起来。
黄桂芬见状,伸手就把烟夺过来掐了,嘴里开始叨叨“女儿不在的时候就使劲抽,现在女儿回来了,也不消停点。“
“唉,我这不是有事要说嘛,不抽两根烟,我说不出口。“张德祥拍着大腿说。
“你有事说事,非得弄得烟熏火燎的啊?“
“行行行,春莲,我的孩,你和那个小伙子小郑处的咋样?“
春莲心里猜着七八分了“爸,你是不是想说婚事?“她把嘴一抹,“别劝了,我同意。“
夫妇俩看到女儿突然同意了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