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明离开后,杨华梅招呼着众人烤火,喝茶,吃烤橘子烤花生这些,聊这聊那。
聊天的内容,主要是杨华梅这个东道主跟孙氏和杨华忠这里询问他们在京城的生活状况是咋样的。
比如说买菜呀,宅子距离最近的瓦市大概多远的路程啊,那边瓦市的菜价格咋样啊,跟街坊邻居都认识了没?在那边可有经常一起串门聊天的妇人啥的?
孙氏对于这些,都一一做了回答。
“瓦市最近的也有里把路,不过没事儿,去买菜的事儿都是家里的仆人去做,仆人都是坐马车去买。”
“有时候我和你三哥在家里闲的无聊了,也会步行过去瓦市那边转转。”
“你们咋不坐马车呢?走那么远的路不累吗?来回就是两里地呢!”
“嗨,你三嫂刚都说了啊,我们在家里待得闷到了,去瓦市买菜是其次,主要嗨是想找个由头溜出去透透气。”杨华忠说。
“哎哟,”杨华梅了起来,“三哥伱这话说的,大安那么大的院子,还能闷着你啊?”
“听说是两进的大院子吧?”
“对,前院种花栽树,后院被我们开辟成了菜园子了……”
“每个季节该有的蔬菜瓜果,我们那后院基本都种上了,一家人的菜其实用不着去瓦市买。”
“哪怕是鸡鸭鹅这些,都养在后院的,水池的水是活水,也养了鱼虾这些。”
“哈哈,三哥三嫂你们还真是,到哪都不闲着,那大安和小花接你们去京城,是接你们过去享清福的呢,你们倒好,把长坪村的菜园子给搬到京城去了……”
孙氏也笑,说:“我家花儿时常说,他们不差那点买菜的钱。”
“孩子们都以为我们是在帮他们省钱呢,其实不是的,我们就是自己闲不住,不种点啥,养点啥,浑身上下不痛快……”
“哎,天生劳碌的命哦!”
大家说说笑笑,翻来覆去都是这些油盐酱醋的话题,但是缺聊得非常的有味道。
但是,峰儿却是不爱听这些。
少年人的心性就是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比如此刻,他就很是向往屋子外面,你一排排梯田上种植的茶树。
“大姑,我想去茶园里看看。”
杨若晴还没出声,旁边的杨华梅就说:“好孩子,茶园有啥好看的呀?全都是茶树和雪,冻死了,你在这烤火多好?”
峰儿搓了搓自己那双常年握笔而修长秀气的手,说:“姑奶,我手已经很暖和了,不用再烤。”
杨若晴放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橘子,说:“我也暖和了,走吧,大姑带你去茶园转转。”
“好!”峰儿眼睛发光,转身走在前面。
大安见状,也站起身:“我也同去转转。”
三个晚辈走了,屋里就剩下杨华忠,孙氏,杨华梅仨。
孙氏扭头看了眼杨华忠,“妹夫在烧饭烧菜,今个是男人们下厨的日子呢,你不去灶房转转吗?”
杨华梅抢在杨华忠前头出了声,话却是对孙氏说的:“哎哟嫂子,你干嘛要让我三哥去灶房啊?他大老远回来,你就让他做回闲散客人不行吗?”
孙氏笑眯眯的,不反驳杨华梅,眼睛依旧盯着杨华忠。
杨华忠明白孙氏的意思,这是姑嫂两个要说会体己话。
而他自己呢,来茶寮不仅是给杨华梅补出嫁礼物的,同时还有去跟徐元明私下聊聊的任务。
大家都是男人,而且也是同辈,有些话,比较好开口。
若是让老杨头来说,反倒不方便。
而这边堂屋里,炭火盆子旁边就剩下孙氏和杨华梅姑嫂俩。
杨华梅把烤好的花生一股脑儿往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