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打的尚且如此之惨,一旦走出国门,面对的将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敌人,一切都是陌生,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就会冒出敌人,说不定在下一秒钟就会走到陷阱之中,亦或者进入绝地。
然而等到李牧将计划书送到军部,却石沉大海。
也不算石沉大海,军部接连开了两天会,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反驳了李牧的计划书。
一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十支预备纵队在当时已经变成了主战力量,全靠着他们当第二道防护网,第七纵队离开,先不说能不能有建树,留下的空白,根本无法抽调力量填补。
要知道当时第七纵队所负责的东部战区区域,是其它纵队的数倍。
二来,太冒险了。
连年战争,国门外或许就连敌军都不知道他们自己修建了多少军事设施,布置了多少地雷网,陷阱网,踏出国门需要小心翼翼,否则很容易全军覆没,在短时间里根本看不到成效。
再者,那段时间,正好是人心浮动的时候,国外有不少国家联合起来邀请国朝首脑访问,打算缓和边境战争。
国朝打不动了,他们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七纵队这时候冲出去,时机不合。
不过李牧的一番苦心也没白费,这份计划书被二长老看到眼中,趁着时局缓和,二长老将李牧从第七纵队之中调出来转到了大内,专门将李牧带在身边,外出访问。
“小子,跟在老夫身边好好看,分内的事情做完,想做些别的,随意。”
这是当时二长老和李牧的承诺。
也就是在跟随二长老这一年时间里,李牧几乎跑遍了国朝国门外的国家,暗中埋下钉子,刺探边境情报,为后来第七纵队连战连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这段时间里,李牧用先生这个化名,解决了围绕在二长老身边的各种麻烦,保证了各种外交事务的顺利进行,同时自己也打出了威名,让国外武道高手闻风丧胆。
一年之后,短暂的缓和期突然之间远去。
几乎在一夜之间,国朝所有的边境线都燃起战火,那天夜里,刚刚回到京都长老院,二长老就屏退左右,拿出了一年之前李牧上交军部的计划书递给李牧,只问了一句话现在有多少把握!
李牧的回答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