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的是,这部电影的内核居然还特么挺复杂,首先是梦想,这点肯定有,而且落魄拳王,这点也有。
但它超脱了大部分相同题材的作品,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卢波以为王泽文这个人物是什么见义勇为啊,或者是身不由己,打了假拳或者是被人陷害导致了惹了祸。
这样肯定是能塑造出来一个高大上的主角,观众会对他现在的落魄报以怜悯,但王泽文呢?年少轻狂,参与打架斗殴被禁赛三年,并让拳馆缴纳了大笔赔偿,这样的人会被观众喜欢吗?起初一定不会喜欢,等到喜欢,也应该是后期进行转变的事情。
但这样的优秀之处是什么呢?它塑造了一个活人,而不是塑造了一个高大上的倒霉青年,两者一对比,王泽文的真实度高到没边儿了。
但剧本对于设定又相当的有度,人们对于小年轻的打架斗殴还是十分理解的,毕竟谁都有年轻的时候,有几个人没打过架呢?
不是杀人放火这种作恶多端的恶劣事迹,群众的体谅程度就很高了,但接下来的剧情又牵扯到了另外一个内核,这个内核就有点大了,就是社会对于这种本身有劣迹的人的态度问题。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犯罪分子出狱再就业,本身王泽文的问题没有严重到坐牢的地步,但拳馆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现在的王泽文说白了就是在拳馆里“坐牢”,这是一个比较大,并且比较暗喻的东西,当卢波看透了之后,真心感觉这个剧本扯的东西有点多。
结果这个片子又带出了一个问题,就是适应问题,这个内核让卢波有点联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瑞德,王泽文现在不愿意离开拳馆的原因其实跟瑞德不愿意离开监狱是一个原因。
接着就是最浅显的亲情和爱情两个主题了,这个就没什么可讲的,这就是增加剧情摩擦度的根本因素,在梦想与亲情之间该如何抉择?又怎么获得物质来满足爱情?
邢秋雅这个人的塑造让卢波眼前一亮,不同于同类型的傻白甜或者加油站型女主角,上来就给男主角无限的力量。
邢秋雅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她懦弱,她内向,她选择服从生活,她对于社会的认知度很低,但从她在繁忙的小餐馆里游刃有余的做服务员,思绪十分清晰,说明她是有能力的,并且可以看得出她喜欢王泽文,喜欢一个一穷二白的人,这是否证明她依旧有冲破此刻困境的可能呢?
外加上哪个哑巴的老太太,被儿媳赶出来,坐在门口却见到王泽文就打招呼,以及热情的街坊,是否意味着,王泽文离开“小社会”后,还会被大社会包容的可能呢?
截止到目前,这部电影依旧没有偏离励志的主题,但它又复杂了太多,小到个人感情,大到社会话题。
亲情+爱情+社会歧视+社会包容性+社会适应力+冲出社会束缚励志电影?
这他吗不扯犊子呢么?!!
一时间卢波有点挠头,这部电影一环套一环,全是主旨,每一个镜头都挺牵扯了内核,果然刘赢这大导演是有备而来啊,拍个商业电影都玩这么多弯弯绕绕,真是没有脱离卢波对刘赢的作品认知。
都特么是妖艳贱货。
再说说镜头的运用,以及为什么一部动作片能花这么多钱,这个还是算了吧,看电影要紧。
卢波抓了把爆米花,拿起可乐杯晃了晃,却发现可乐已经不知不觉喝没了,扫兴的把纸杯放在一边,电影继续
坐在一辆面包车上,王泽文抱着书包十分沉默,他习惯性的扣着自己掌心的老茧,来减去内心对于母亲病情的恐惧。
两人都没说话,只是二叔的烟就没断过,原本他从不在阿文的面前抽烟,因为怕影响一个拳手的身体情况,但现在他已经不是拳手了。
“下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