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章 别有深意(1 / 5)

康佑四十二年 陆函 6287 字 2021-11-04

江枫说出这句的话时候,音调不重不轻,但字里行间里却处处透着一种无可置疑的态度。即使是以顽固迂腐著称的连渠,也不禁生出一种莫名的敬畏。虽然他没有明着否定自己的提议,但话里话外已大有一锤定音的架势。

可能这就是两朝老臣的底蕴和气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将位极人臣的两员朝廷柱石间的争论给立刻平息。

轩辕炘原本低垂的眉睫里,顿时闪出一丝锋利的光芒,怔怔得望着江枫,许久都说不出话来。在他心里,江枫作为太傅,是自己的老师,应该会在多数情况下选择帮衬自己。可实际上,提议选择两位朝臣兼领宗正寺少卿,不过是变着法子依然要对轩辕烔和轩辕偲做出惩处。

他尽力耐住了性子,面上依旧恭敬,但说话时却拖起了长长尾音:“不知江公以为谁可担此大任?”

顾昱看向江枫的时候,眼神里也尽是不解,谁都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南峦公肃来是对延平王府有所偏袒和回护的。即使先永王轩辕栐故去多年,可他们的君臣之谊从未因此而减少过半分。

也正是因为这样,十年前江枫替轩辕玄向老皇帝求情没多久之后,便选择告老还乡,前往封地梧州颐养天年。

“没有宗正寺卿主持,是否于礼法不合?”顾昱思索了很久,还是将这话问出。

江枫低下头,用手抚平了衣角上的褶皱:“陛下治国素以仁孝著称,今圣体抱恙,潜居章台之中,正是子孙后辈该尽孝道之时。而无论是宜王,还是永王公子,依旧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传扬出去,岂非让天下之人笑话?”

说着,他抬头看了一眼太子:“宗正寺卿历来由皇室担任,老臣以为殿下可暂领此职。至于人选,眼前二位正合适。”

自梧州归来以后,南峦公对朝议诸事基本不发一言,但此刻倒是对连渠的弹劾之议颇为上心。

轩辕炘想了想,忽而呵呵笑了起来:“江公所言甚是,都御史本就是永王公子的业师,既然弟子有过,做师父的岂能置身事外?右平章事位居中枢日久,行事稳妥,倒也是个极好的人选。”

“殿下,臣……”顾昱一时有些惊慌,他想不到太子居然会允了江枫的提议。即使他一直都想对延平王府不利,可绝不是在这样的当口下。

不过他是个聪明人,作为太子的心腹在朝堂上一搭一唱,也是常有的事。话是这样在说,实际上太子却还给了转圜的余地。位居中枢日久?明显,符合这样条件的远远不止自己一人。

“臣自持威望浅薄,难堪宗正寺少卿之任,不敢辜负殿下的厚望。沈大人在朝为官多年,曾入职过哀冲太子詹事,想来对皇族诸事,了解更甚。”

开玩笑,像处置轩辕偲和轩辕烔这种事,自己能参与吗?谁不知道东宫太子在朝中最为依仗的就是他顾昱!相比对付宇王,为太子扫平登基的障碍,自己的那点私心又算得了什么?就现阶段来说,延平王府和宜王,那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助力。

从朝廷的角度出发,让宇王归藩,这是国政方针;从宗室角度出发,这是遵循世宗旧制。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老皇帝再无借口可寻。

如此明显的转移祸水,沈春夜岂会看不出来?原以为他会寻出什么借口,类似于:身体不适,或者请陛下决断。

“老太傅所言正是,仁孝之道历来就是陛下一贯的主张,既然永王公子与宜王殿下确实有不正范行之举,自该严惩。”沈春夜捻了一把胡须,向连渠瞥去了一个眼色,“臣愿意辅助太子和都御史教导二人。”

“甚好。”轩辕炘不动声色点头,“那就有劳二位大人,不过此事宜早不宜迟,他二人可都有朝廷的要事在身。”

说完,太子像是怒气冲冲一般,拂袖而去。

中常侍见状,提高了嗓子喊道:“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