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客套的人,刚刚那鸡蛋茶,为师就很满意!”李郎中和姚瑶相视一笑,竟有一种忘年交的感觉。
“师父那儿是不是有很多书,什么时候可以让我看?”姚瑶看着李郎中问。
“你这徒弟收得真值了,都不用为师督促,这么愿意学,为师很欣慰。”李郎中眉眼之间都是笑意,“没想到今天不仅蹭了一顿好饭,还收了个好徒弟。”
“嗯,我就不给师父交学费了,以后师父随时来我家蹭饭如何?”姚瑶看着李郎中笑着问。
李郎中眼睛一亮“那敢情好!为师一个人有时候都懒得做饭,你家做饭真好吃,为师以后就可以厚着脸皮经常来了,哈哈!”
“随时欢迎,我今天刚发现辣椒,接下来会搞点新菜出来,师父可以常来。”姚瑶说。
李郎中觉得收这个徒弟真的是太合心意了,嘴都合不拢了。一转头发现外面天都黑了,连忙起身“小瑶儿,为师要回家去了。”
“我去送师父,顺便认认门,明天上门去找书看。”姚瑶说着扶住了李郎中。
“不用不用,大晚上你一个小丫头别出去乱跑!”李郎中不让姚瑶去。
“我跟小白一起去。”姚瑶话音未落,小白已经很自觉地站在了她身后。
正好这会儿姚大江回来了,看到李郎中要走,就说赶着牛车去送一趟,最后定的是小白赶着牛车,和姚瑶一起送李郎中回去。李郎中家在村头,他年纪大了,步行得走许久。
小白赶车,姚瑶和李郎中坐在上面,一起出发了。
月明星稀,李郎中跟姚瑶随意地聊着,他发现姚瑶说话是真的有意思,又很通透。
而姚瑶也越发觉得,她拜的这个师父绝对不只是个村里的赤脚郎中,因为有些东西从言谈举止都是可以看出来的。李郎中的气质跟村里的那些老头都很不一样,他活得很自在。
李郎中家在赵康安家对面,有个小院子,李郎中到院门口下车,就让小白赶车带着姚瑶赶紧回去了,约好了他明天在家里等姚瑶过来。
等姚瑶回了家,姚大江已经把她专门剩的葱油花卷和在灶上热着的菜都吃完了,直夸她做得好吃,说酒楼里做的也没这个好吃。
“瑶儿,你真的拜了李郎中为师?”姚大江看着姚瑶问,“这些年求上门想拜师学医的,少说也有二三十个,村里好几家都想把孩子送过去当徒弟,李郎中就是不肯收,没想到他现在愿意收徒了。”
“爹,李郎中不是愿意收徒了,是那些想拜他为师的人他都看不上,就看上二妹了。”姚玫一脸与有荣焉。
“呵呵,玫儿你说得对!这可是个好事儿啊,明天得去镇上买点礼物送过去!”姚大江笑着说。
“这倒不用了,爹你忙你的,我今天已经请师父吃过饭了,他很满意,以后会经常过来家里蹭饭的。”姚瑶微微一笑说。
“好,瑶儿你定了就好。”姚大江点头。他已经听宋氏说了冯波想算计他们的事情,心中对于姚秀玲和冯波这对妹妹妹夫也没有任何念想了。
第二天一早,宋氏把给姚瑶和小白做的沙袋都做好了,针脚细密。姚瑶个子小,给她的沙袋也小一号。她和小白都绑在了腿上,两人都很瘦,裤子就能遮住。
姚大江和小白吃了早饭之后就赶车去赵家,顺路把姚瑶捎过去,她要去找她的师父。
姚瑶昨夜问姚大江李郎中叫什么名字,姚大江竟然说不上来,说这些年村里人都叫他李郎中,好像没有人知道他大名叫什么。
到了村头,姚瑶下车,小白也跟着下来了,送她到了李郎中家门口,才又转身去了赵家,还叮嘱姚瑶想回去的时候就去对面找他,他送姚瑶回家。
这会儿天色大亮,姚瑶看清了面前的院子。院子不大,种了些花花草草,她猜大部分应该都是药材。院中有一棵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