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期刊(1 / 4)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麻省理工大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所。

文小刚坐在办公桌前,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浏览《纽约时报》关于中国电磁航天发射系统以及空天飞机项目的最新报道。

这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此前美国还能凭借着科技领域的优势占据上风,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内那个年轻人的高速崛起,特别是金龙电池的出现,使得全球的政治经济乃至科技格局都发生了逆转。

如今虽然美国依旧在很多高精尖领域独占鳌头,但是却没有一款类似金龙电池这样的战略级产品能与中国抗衡。

以前中美贸易战,中国处于战术守势,战略攻势,美国处于战略守势,战术攻势。

而现在,美国连战术上与中国抗衡的资本都没有了。

一个金龙电池,直接分化了原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

就连那些来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如今也是民族自豪感高涨,往年留学生毕业后的回国率大多维持在百分之七八十的样子,到现在,选择回国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美国本土理工科毕业生日渐减少的当下,美国高校已经成了中国顶级科学家与工程师培养的摇篮。

而且国内的高校也在进一步发力,去年北大还专门派人联系过自己,如果不是自己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又在麻省理工任教了数十年,儿孙们也早已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恐怕文小刚早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不过最近几天,媒体上关于中美金龙电池项目谈判的报道渐渐少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准备启动电磁轨道发射系统以及空天飞机项目的计划。

当然了,美国的媒体大多以嘲讽居多,认为这个计划压根不可能实现。

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有相当的自信,作为地球上首屈一指的航天强国,美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积累极为雄厚,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计划……

即使冷战时期的苏联,也只能勉强与美国相抗衡。

因此,当中国的这项计划传到美国后,nasa的专家便公开站出来说庞学林这是在异想天开。

人类现在连化学动力火箭的潜力都还没有远远挖掘出来,却将资源投入到所谓的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就连文小刚自己也不看好庞学林的这个项目,在他看来,别的不说,单单生产电磁弹射轨道所需要的超导体以及用来维持超导体的低温液氮,需要的资金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即使以中国的经济实力,这个计划也不具备实现的可能。

当然了,庞学林如果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常温超导体,那又是另说了。

不过作为一名国际上顶尖的凝聚态物理学家,文小刚并不认为以当前物理学界对超导体的研究水平,人类能在短时间内寻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常温超导体。

正当文小刚喝着咖啡,有些百无聊赖的翻看了网页的时候。

砰砰砰——

敲门声突然响起。

“请进。”

文小刚说道。

咔嚓一声,房门锁被人打开。

进来一个六十来岁的华裔老者,他穿着一身精致的休闲西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

“帕特里克,你怎么来了?”

文小刚微微一愣。

帕特里克·李,中文名李雅达,麻省理工学院威廉和艾玛·罗杰斯物理学教授,凝聚态物理学界泰斗级人物,在无序电子系统、介观物理、凝聚态物理学、低温微小元件等领域都有许多杰出的贡献。

李雅达祖籍香江,很早以前就加入美国国籍,在麻省理工的资历比文小刚还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