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粮食问题(1 / 2)

6691年开年,引路人宣布巡视大康国全境,并且同其他十多位引路人一起,分头到农村去,各盯一个大区,亲自负责杂交水稻和高产化肥的生产。

据知情人透露,不知为何,这些为大康国数十年如一日操劳以至于身体都被累垮了的引路人们,精神矍铄,看起来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身体好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引路人也就不着急选后继者了,同时也不急着确定今后几十年的道路。

引路人决定再多走走,多听听,多看看。

引路人一直以来最担心的的,就是工人和农民们吃二茬苦受二茬罪,引路人在身体变好后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到农村去,他要亲手耕地除草、播种育苗,确保最广大的大康国民们的生活是真的变好了...

至少,也要往好的方向发展......

运动什么的自然也就没有了。

7691年一整年,引路人们都在各个地方呆着,写调研报告的同时亲眼看着试验田里的水稻抽芽、拔穗、结出谷粒。

当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结果出来,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哭了,哭得一塌糊涂。

喜极而涕!

我大康国民终于不用再饿肚子了!

8691年开年第二天,第一号命令下发,全大康国境内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种子和配套的化肥全部由中阳镇府,先出借给各地的公社,等收获之后再折价归还给镇府。同时,引路人们正式开始全大康国巡视,用脚步第二次丈量大康国全境,确保不让大康国长歪。

这一次,镇令出于上证据更加充分处理方式也更规范,比如娄晓娥家的那种情况,调查清楚后,一点没有被为难。

像叶文洁之父叶哲泰这样的知识分子,更是一点影响都没有。

到了这年的7月下旬,第一批早稻收获了,欢呼声从最南边开始蔓延,沿着祖国大地一路北上,直到丰饶的东北,欢呼声达到了最高。

在化肥和杂交水稻的组合拳之下,最差的地出的水稻也达到了400公斤(原产200公斤不到),最好的地种双季稻,两季加起来时亩产达到了恐怖的1000公斤,产量翻了3倍有余,种一年抵原来三年,简直恐怖!

这一年,每一个公社的粮仓都是满仓满谷的,甚至有超过半数的地区都出现了粮仓不够的情况。

敞开了肚皮吃,白米干饭,管够!

大丰之年!

粮食的丰收也带动了市场的繁荣。

镇府早已做好了粮食产量大爆发的准备,中阳早在三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命令各个地区做好发展家庭养殖业的准备,鸡、鸭、鹅、猪还有兔子,都要备好种苗。

地方上也要提前修建大型畜牧基地。

至于这几个月中蓄养牲畜所需要额外供应的粮食,中阳那边统一调拨分配。

各个君区、储备粮仓中为之后数年准备的,以防万一的粮食,全都被提前拿出来了,尽数分配给了各个地方镇府,一副今后的日子不过了的样子!

到了年底,地方上的负责人们才终于看懂了中阳的高瞻远瞩。

各个地方的粮仓都爆满了!

把之前借的粮种和储备粮、以及化肥折算成的钱全还掉,利息和税收全都上缴完,公社的粮仓都还是不够装!

中阳镇府收上来的新粮,重新把君区的粮仓和储备粮仓给填满,接着启用事先建立起来的新粮仓,然后定立了一个粮食指导收购价,敞开向全国各地的公社收粮。这样,才算是彻底解决了粮仓不够用的问题。

公社手里有了钱,又掏钱向地方镇府购买鸡、鸭、鹅、猪、兔子的幼崽,买回去养,办公社养殖场。

往年粮食根本不够吃,很难再挤出粮食来养这些牲畜。

今年就不一样了,光是白花花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