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话,固然是刘千里为兄妹俩拉名声的,但若不是把老两口都记在心里,这些话又怎能张口就道?
众村民一听,还有马背上那些实打实的东西在,一时不由感慨万千,纷纷道是兄妹俩莫怪能小小年纪就考到长安去,这等有孝心之辈,老天爷和祖宗都会庇护的。
比起心生感慨的村民,还有些村里的老丈,和刘老丈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大抵是冲着这份交情,也许是物伤其类之感,倒是旁观者清的劝道
“刘二郎一家分出去的时候,老丈我还记得很清楚,是大过年的一天雪夜里。就在那塌了半边屋顶的茅草屋里,住了大半年,如今一家人能有这么大福分,都不容易。我们当老的,当初没帮上忙,以后也别沾光了,小的能记着我们,年节不忘看看,已经该知足了。”
“不过刘大已经四十多的人,再过几年也是要知天命的年纪了,能不能再考出来,其实心里都清楚。这孩子虽是今生的债,可也别一味惯着,到时害了他也害了自己。刘老丈你也累了大半辈子了,该为自己想想了,若有一天你下地干不动了,该怎么办?”
说话的人是村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丈,前些年因为老妻偏心小儿子,家里的几个大儿子和儿媳妇闹着分家,结果大的们被分出去了,小儿子又见老两口无可图,也根本不管老两口。
村子里是没有秘密的,刘老丈对一旁说话老丈的家务事也一门清。
他正激动于二儿子一家有孝心,一旁老丈的话犹如当头棒喝,让他顿时一清醒,又想起了长姐老刘氏的来信。
长姐老刘氏和村里老伙计说的一样,都让他维持现状,不要再打扰他们了。
可这是他的儿子和孙儿孙女,难道就不许他亲近么!?
刘老丈有些不甘心,又见孙儿孙女好一对玉人儿,如此出色,这都是他老刘家出来的苗苗啊!
其实自兄妹俩过了州试之后,他这些日子就经常回忆以前没分家时候的事儿,这时看到兄妹俩在一众乡亲里面俨然出类拔萃,就想到两人小时候,孙女乖巧可爱,不像其他家孩童哭闹邋遢,孙子更是打小为家里干活,他曾经也是为他们欢喜过的,可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刘老丈看着站在一旁,除开喊了自己一声“阿翁”外,就再无亲近的孙儿孙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
但他还是不想和二儿子一家保持这种寻常亲戚般的往来,正欲开口说话,里正安福生横插一脚,高兴喊道“阿星,青山你们回来了!”
村子里的古槐就在安福生家院子外面,他这一走出自家院门,就是村里老幼最喜欢聚在一起闲话家常的地方了。
看到安福生,刘辰星一下就开心地笑了,迎了上去,道“里正阿翁,我们州试回来了,不过待不了两个月,就要去长安应考了!”
安福生比刘老丈年纪大,已经六十快七十岁的人了,刘辰星恐安福生听不见,一向会拔高嗓门说话。
人老成精,哪能不知道刘辰星的贴心。
安福生看了眼前的刘辰星,又去看一旁的刘青山,有些浑浊的眼睛不觉就湿润了。
可这么多村民看着,他岂能掉金豆子,那以后还怎么服众?
安福生吸了吸鼻子,强忍住泪意,欣慰道“阿星!还有青山,你们好样的!里正阿翁就知道你们能考过!”
感慨了一句,又目光掠过周围一众乡亲,沉声道“当初阿星拿学习方法换的笔墨纸砚,我知道你们不少都拿去换钱了!可现在你们也看到了,只要能学出来,哪还愁钱?刺史公都把钱送到阿星和青山的面前了!”
“他们舅就是解元,他们是读书料,又不是人人都能像他们这样!”人群中不知是哪个村妇,忽然顶了一嘴。
安福生闻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