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堂后,时玥就和她娘一起去了书斋。
卧龙镇地处偏远,也没几个识字的,集市里原本也就没有卖书的。但这次府君府君下了命令,很多商家就抓住了机会,将书斋开遍了整个九江府,而卧龙镇也得利有了一个小书斋。
“……不要挤,都不要挤。”伙计一边维持着秩序,一边大声的解释,“幼学生要用到的《解字》、《德经》和《算经》,我们书斋都准备得很充足,都能买到的。”
有人挥着银子问道“这些书多少钱,给我家的孩子拿一套!”
“《解字》最厚,三银子;《德经》复刻的上届状元的手写版,五两银子;《算经》是钦天监卦师校对过的,只要六两银子!”
这话一落,现场顿时安静了大半。
“……三两加五两再加六两,那岂不是要十三、四两?”掰着指头算了半天的老头打了个哆嗦,“就算府君仁德,办学堂、请夫子都不用钱,这个书也还是读不起啊!”
“这还是第一年,买书就要花这么多银子,以后的花费就更不得了了……”
“历来能考中童生的都是极少数,我们的孩子这个年纪才开始念书,将来能考的上吗?”有人犹豫了。
“要是考不上,那就是白花钱啊。”有人小声嘀咕,说出了众人的心里话。
虽然都羡慕读书人,但事关手里的银钱,很多人都犹豫了。
毕竟功名太难得了,他们即使对自家孩子很自信,也不相信他们能考取功名。
姜氏却没有丝毫犹豫,趁着众人放松时,拉着时玥挤了进去“三本书都买了,如果有《释言》、《道经》、《易经》、……也一并买了。”
“好嘞,一共四十五两。”伙计很快把七本书点好了。
姜氏略微翻了翻,确定所有字都印得很清晰,当即就掏了银子,又带着时玥去看笔墨。
“没看出来,她们这么有钱,拿一百两银子出来,眼都不眨。”有人看着姜氏的背影小声嘀咕。
一个打扮利落的妇人闻言嗤笑“别人是舍得为孩子花钱!”说完也利落的掏钱买了书。
时玥没留意别人的反应,她想着姜氏刚才报书名利落的声音,很惊奇“娘,你也读过书,认识字?”
“跟着姐妹们一起读过几年,没天分又不努力,连个童生功名都没考上。”姜氏的神情低落。
她娘居然读过书!她一点都没想到!时玥看着她娘,心里好奇得跟猫抓一样,但她娘明显不想多说。
“我多年没碰书,学的东西估计也忘光了,教不了你什么,你得完全靠自己用心,知道吗?”姜氏叮嘱道。
时玥点头,还是忍不住好奇心,小心地问“娘,您还有姐妹?我还有姨妈?”
这些她上辈子都没听说过,她还以为她娘没有其他亲人了呢。
姜氏脚步微不可擦的顿了一下,半响才道“有,等你考上了秀才,有时间了,我们就去拜访。”
原来她还有一大票没见过面的亲戚。时玥心中好奇,但看她娘不欲多言的眼神,还是把疑问忍了下去。
书斋不大,里面的笔墨数量虽多,但种类很少,也用不着怎么选。
“这砚台和笔墨是什么价?”时玥直接问道。
上一世读书时,家里不宽裕,没钱买砚台,用的是她爹自制的石砚,所以对书斋里砚台的价格并不了解。
“……,黄油砚一百两,墨玉砚一百八十两,鸾血砚三百二十两。”伙计打开盒子一一介绍。
难怪寒门难出贵子。
时玥听得心中一紧,钱财不丰的人家,真念不起书。她家里即使有金丝茧和血灵芝两笔意外收入,也经不住这么花啊。
“娘,砚台应该可以用石头或是其他什么东西自己做,用不着买了吧?”时玥拉着她的袖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