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打着什么主意。
崇祯看了看方正化“杨嗣昌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杨嗣昌可是东厂最近的重点关注对象,崇祯一问方正化立刻就能回答“这几天杨嗣昌主要在家学习奥斯曼帝国那边常用的两种语言。”
崇祯有些迷糊,堂堂天朝上国兵部尚书,该有多想去这番外之国,才会不耻下问的学习对方的语言?
这种行为在崇祯看来跟为了混进猪圈还要学习猪叫没啥区别。
崇祯正在了解的时候,朱慈烺也在听着今天的消息,他对于郑芝龙为啥那么有钱也很好奇。
朱慈烺问道“郑芝龙目前还有哪些收入?”
李若琏被问的一愣“这个我要下去调阅一下资料。”
朱慈烺点点头“调来看看,这一年几百万两上千万两银子的送,他一年能挣多少。”
不一会,资料调过来,从账面上来看,郑芝龙一年收入也不过近两千万两而已。
今年因为外贸许可证制度,以前需要给郑芝龙缴纳过路费的私人商船,现在都加入各个商会。
所以郑芝龙过路费这一块收入大幅度减少。
不过有失必有得,过路费收的少了,商会会费一年确没少收。
加入商会的商船,根据大小和贩卖的东西价值不同,一条船要交一百两到数千两不等的会费。
郑芝龙的福建商会是十二个商会里面船最多的一个,数量超过四千只。光郑芝龙自己就有一千多艘。
就算拉平均一条船交钱两千两,那这也有六百多万两的会费。
除了缴纳会费,郑芝龙自己的一千多条船,经营着前往倭六国、高丽、南越、吕宋、爪哇等等数十个国家,最远的已经到天竺。
这一千多条船,每条船每年能给郑芝龙带来近万两银子的收入,也就是说经商收入就有近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所以洒出去几百万两银子并不是很多,而且郑芝龙这两年开始上岸,在福建地区开纺织厂、丝厂、开矿、店铺、地租、银行票号、当铺等等。
这些东西一年也有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所以说钱挣钱容易,人挣钱难,当资本膨胀到一定地步的时候,自然就会形成滚雪球效应。
不过朱慈烺确从这份报告里面看到了郑芝龙家对福建的渗透,如果这么发展下去,那么福建究竟是大明的福建还是郑芝龙家的福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