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心意(3 / 4)

覆清1796 隐宗宗主 238 字 2021-10-29

,如今已分兵光复了成都府简州、汉州两县。”

“第三师在光复了嘉定、资州后,迅速北上光复了眉州,如今大军也已进入了成都府。”

“第一师光复了雅州后,宁培忠师长在打箭炉留下了一个旅的兵力驻防,而后大军迅速北上,光复了邛州、汶川后,如今已经抢占了灌县。”

灌县,既都江堰所在,也是成都护城河的源头,攻城战时,只要封住这里的闸口,然后再派人掘低锦江边上护城河的出水口,将水流引入江中,如此一来,成都护城河便不攻自破。

了解了各部队的动向后,黎汉明便把目光放在了成都城的布局图上。

清顺治四年,清军占领成都。那时成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既无居民,也无房舍,只好把四川省治暂设在保宁府。

直到清顺治十七年,四川省治才迁回成都,并先从官署民居开始,一步步着手成都的恢复建设。

成都的整体布局与前明时期相差不大,这一点黎汉明早已派人探查清楚了,如今他要了解的是满城的布局。

康熙年间,为解决八旗官兵的居住问题,需修建永久性的兵营,时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就奏请清廷在成都城中新筑一城,专门用作八旗官兵居住。

满城在成都府城的西边,依战国秦张仪修建的少城遗址上修筑,所以称少城;又称内城,因为在成都大城之内,是城中城。

城垣周共四里五分,计八百一十七丈七尺三寸,其中今西御街西口到羊市街西口一段,系利用明嘉靖时蜀藩朱让栩所筑藩王府旧城垣,高二丈;从西大街起至西南校场一段,系利用成都府城的城墙,更为高大。

黎汉明看了看布局图发现,满城有五座城门:西御街小东门名迎祥门,羊市街小东门名受福门,小北门名延康门,小南门名安草门,大城西门名清远门。

见黎汉明紧皱着眉头看着满城,刘阿蛮便连忙说道:“据报,驻防成都的满蒙八旗兵以三甲为一旗,共二十四旗。每旗官街一条,披甲兵丁小胡同三条。八旗官街共八条,兵丁胡同四十二条。”

黎汉明闻言仔细看了看,果然,从空中俯瞰,整个满城布局如同一只蜈蚣,将军衙门是蜈蚣头,一条长顺街是蜈蚣身,其余兵丁胡同是蜈蚣脚,大大小小共计五十多个胡同巷子。

“可知满城中的具体有多少旗人?”这是黎汉明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满城,由不得他不慎重。

“回大帅,据探子多方打探,满城中在籍满蒙旗人约六千多户,近三万余人。”刘阿蛮闻言连忙拱手回道:“此外,汉八旗旗人也有五千多户,三万余人,加上各种不在籍的旗人,估计有十万余左右。”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清朝时的旗人就等于满人,他们是清朝民族不平等政策的象征,他们享有特权,对其他民族进行欺压。

但实际上,旗人的成分相当复杂,不仅有满人,还有汉人、蒙古人等其他民族。

而为了拉拢占据天下人口大多数的汉人,满清皇室逐步允许了汉人入籍,到如今汉人可以说占据了旗人的大多数,他们才是这个特殊阶层的中坚力量。

旗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民族概念,而是一个阶级概念。

刚开始,八旗确实只有满人,但随着清朝的统治区域越来越大,其他民族也纷纷加入了这个特权阶层,能被允许进入八旗,意味着得到了满清皇室的信任,也就是成了皇帝当仁不让的亲信。

因此,旗人,与其说是一种民族压迫,不如说是一种阶级统治。

虽然后金初期在辽东连战连捷,但是随着领土的扩大,后金人手不足的弱点日渐暴露,特别是在意识到了明军火器部队的重要性后,自皇太极开始,清朝就一直没有停止对明朝将领的拉拢。

从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之后率领明朝最精锐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