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我们现在登台唱越剧都没问题。”赵姐姐虽然无奈但也不担心效果有问题。
赵老爹嘀咕一句“演不好看我打断你的腿”溜达着出去了。
结果,人刚到演播大厅,赵老爹吓了一跳。
咋坐满了?
“没一个是托儿,全都是买票来的,有一大批是戏曲爱好者,有一些是票友,还有一些是名家带来的徒子徒孙,说是来学习的。”赵三叔连忙介绍。
赵老爹脱下皮鞋就准备抽他。
我那女婿娃那么忙你还吧一帮捣乱的带过来跟他谈工作?
“给点面子,回家给你道歉。”赵三叔也没办法,这可都是顶头上司他敢得罪谁?
说话间,观众全部入场,导播带着好几个摄制组也已经就位。
不是他们觉着今晚的节目就一定会火爆的,而是这频道眼看着都要被撤销了他们得努力一把。
“天后的专场,效果好的话至少说明这频道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导播嘟囔着,冷不防频道主任一脚踹过来说,“说啥呢?赶紧把摄像头,各方面都给架上,道具决不许出一点问题。”
要能出问题就奇怪了,他们可是检查了半天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才敢今晚就登台的。
“司鼓是谁?”少尹往后台看了看。
“全都是他们的人,剧团的乐队的确没办法配合,”马老师介绍了下,“我们拿到他们团队排练的《沙家浜》,《红灯记》,还有《智取威虎山》,有京剧形势,有秦腔形式,这些是我们知道的,有一次几个年轻演员去探班,还带回来他们排练《白蛇传》和《梁祝》的视频,他们的节奏有些改变,一部分台词也改变的很多,尤其是滚白方面的修改。”
可以?
“不得不说,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历史跟文化了解足够深的团队,人家是有能力把流传了上百年的戏曲改编成更符合现代人逻辑跟接受力的作品的,”李老师只担心一个,“他们的实力我是放心的,就怕跟一些年轻演员一样,把秦腔改成秦声,甚至于改编成秦歌,这是不一样的东西。”
赵老爹最不怕这个。
女婿娃不是一个啥都要追求个原汁原味的人,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他是小心传承用心改编的。
“哟,乐队出来了。”后面的观众忽然开始鼓掌。
前两排的一看,原来是乐队先出来跟大家见个面。
“司鼓应该是罗舞,这孩子有那个能力的。”赵老爹介绍,“司琴应该是赵玉,这两个没啥不放心的了,现在就看板胡……哦,是小李子,那没啥问题了。”
谁啊?
李茹筠可不仅仅只会玩二胡,板胡也溜得很呢。
“我还以为是小宋。”马老师稍稍有些担心。
“小宋估计有角色。”赵老爹摇头,“这帮人本事学了一身就不知道有没有学精。”
宋莺儿也会唱戏?
真的会,不但会现在还真很精通。
这一点金老师是最清楚的。
“看着吧,这帮人今晚能震惊一大群人,”金老师在家收拾了一点零嘴儿坐在沙发上得意道,“以为她们只会唱歌演戏那就大错特错了。”
家属奇怪地问:“你知道他们平时的训练?”
“现在很多训练还发给我们,让我们帮忙改正,实际上,我们现在那里有能力改正他们的本事啊,就是那么一客气罢了。”金老师笑道。
这时,电视机前的观众还在等时间,可现场的观众先领略了一下小山头那帮女土匪的本领。
乐队先调整自己的乐器呢,顺手来了一段《望秦川》。
“新曲子。”在场的专家一听就懂,这是黄土地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