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开始调酒(2 / 2)

美食小当家 力禾 2621 字 2021-10-02

材料到了进去。

这个5克,没问题!

另外一个玻璃器皿也放了上去,同样取了一个瓶子,将材料倒了进去。

这个10克,没问题!

称重完成之后,楚云风分别从两缸酒中各取了一勺酒出来,倒入了装着材料的器皿之中。

然后用搅拌棒充分搅匀,用手机开始计时,这一步需要10分钟的时间。

看着楚云风有些笨拙的手法,汪海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楚云风的动作处处让自己无法理解,心中就像是猫抓一样的难受。

一方面看到他用这么专业的材料,但是手法又是那样的业余,这萌差感也太强烈了一些吧。

这家伙到底是不是调酒师啊?

他调出来的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啊?

闲着也是闲着,汪海江便找楚云风开始聊起来酿酒的话题。

聊了一会儿楚云风才知道,原来在民国时期,根本就没有“原浆”这一概念,因为所有的酒,都是原浆。

所有的私人酒坊里,大家用的是各自的配方、传统的技艺,酿出的酒各有千秋,没有食用酒精勾兑、更谈不上什么香精香料。

而“原浆”这个词的产生,与“勾兑”概念的产生有关。

建国没多久,泸州老窖酒厂首创“勾兑”概念,在香精香料尚未成熟发展的年代,当时的勾兑指的是用不同糟别的酒进行调制,以此达到酒口感的稳定。

据说最早的勾兑是在酒坛里进行的,选用两坛酒互相弥补各自的缺陷,如此一来,可以保证酒的品质稳定。所以,最初的勾兑,为的是让酒口感的稳定,用的是原酒与原酒勾兑。

但是,建国初期的时候,国内粮食供应十分紧张,白酒行业又是耗粮大户。按照当时的生产水平计算,生产一吨白酒大约需要耗粮34吨。

所以,1955年,地方工业部在山东烟台提出“烟台酿酒操作法”,用地瓜干为代用品生产酒和酒精。

1956年,轻工业部提出酿酒工业方面的课题是“酒精兑制白酒”。然而,酒精想要改制白酒,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赋予它传统工艺白酒中特有的香气。

五十年代国内便已经产生了不少“三精一水”产品。三精一水白酒的香味类似喷漆用的“香蕉水”气味,消费者并不喜欢,因此一推向市场便备受冷落。

不过,随着“酒精兑制白酒”在技术上的不断推进,酒用香精香料也开始在技术上逐步发展,摆脱了人们之前“香蕉水”的阴影。客观来说,在当时中国经济尚且落后的情况下,“酒精兑制白酒”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粮食,让老百姓喝到价格低廉的酒。

到了现在,酒精勾兑技术早已成熟,全国大部分酒厂都采用酒精勾兑来作为低端产品推向市场。

当然,这里使用的是食用酒精,而不是工业酒精。

时间到了!

楚云风将两个器皿中沉淀好的液体,分别倒进了两个缸中,然后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