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海捕丰收(3 / 4)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4429 字 2021-11-02

祈祷上天保佑……

之前不少人以为崇王在刻意欺骗他们,这里甚子都没有,连房子都得重新盖,加之天气比大明本土寒冷许多,很多人都打算偷偷上船,返回大明了。

等见到船队开始卸下海鲜,这些打了退堂鼓的人都开始犹豫起来,要是能在崇国天天吃海鲜,貌似也不错,起码在大明本土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的。

“启禀王爷,此番出海,船队供捕捞各种鱼类重十七万三千五百余斤,各种螃蟹重九千四百余斤,各种虾类重六千七百余斤,其他海鲜约一万零二百斤,总计约为十九万九千八百斤。”

“好!好极了!传本王命令,根据各船海捕量,进行银两分配,不得克扣,违令者严惩不贷!”

一次出海便能捕获近二十万斤的海鲜,朱由樻真是太开心了,这个数额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范围。

不用太多,只要一次能有五万斤的收获,坚持三十天左右,应该储备起来够崇国百姓过冬的肉食了。

这还没算沿海地区的海狮、海象、海豹等动物,目前还没时间摸清这些猎物的栖息地。

对肚子里缺乏油水的崇国百姓们来说,它们可是很好的牙祭,只要遇见,就不能放过。

怀安郡王朱由札与河阳郡王朱由材见到此情此景,自然也非常欣慰。

根据他们哥仨的约定,刨去每个百姓得到的肉食,朱由樻占五成,朱由札与朱由材各占两成半。

在堪察加半岛,肉食就是粮食,毫不夸张地说,此物跟银子是等值的,在此地,银子可不能当饭吃,肉食却能轻而易举地兑换到银子。

自认为是一代明君的朱由樻要让每家的每口人都吃上海鲜,天天都能有肉吃,光凭这点,他就觉得比宗室里的某位兄长要强不少。

而且决计不是嘴上说说,统计之后,立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海鲜配给,成人不论男女,皆可得四斤鱼,老人小孩均可领二斤,这算是两天的量了。

四斤鱼有多重?

换在大明本土,那就是一条相当大的鲤鱼了。

堪察加的气候也很适合储藏食物,根本就无需担心会快速腐烂变质。

不过好不容易才得来如此大的丰收,朱由樻仍然不太放心,立刻命人将剩余的海鲜清理之后腌制起来。

在大明本土,银子和粮食是立国之本。

而在堪察加半岛,肉食和粮食才是立国之本。

这些“国本”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切不可马虎大意!

虽然比较好笑,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那可是好几千张嘴,喂不饱他们,下场在本土便早已展现了。

不过借助于周边富饶的渔场,朱由樻可以将此事解决地非常妥善。

通过此番出海也证明了海捕的确比种地的收获速度快得多,二者决计不可放在一起比较。

郑芝莞在旁边也就是看个乐呵罢了,他同意将船队借给崇王朱由樻的目的就是要帮这位藩王尽快积攒一些肉食。

有了较为充足的肉食,朱由樻才能让麾下的百姓爬到火山上去捡硫磺,不然自己就得带着船队空船归航了。

朝廷没有给运输藩国子珉拨发相应的费用,太子说可以用采购硫磺的费用来充抵,这等于让郑芝莞做了二道贩子。

不过郑氏原本就是做这种生意的,面子上也没什么顾忌,只要能赚钱,连鸟粪都可以考虑运输……

在北上的路上,享受奉旨征用的郑芝莞将泡菜国南部沿海的船只征用一空,而且一两银子都没给。

等抵达倭国北部,又用大量的铜钱买了一堆船,到了北地之后,船队规模已经膨胀到了超过七百艘之巨。

虽然大小不一,路上还损失了数十艘,可剩下的七百多艘船都用来运输硫磺,其总量真是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