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铭:“奇怪……我发什么问?”
钱小军:“这两辆载具,你知道参数了吗?”
||张铭:“额……还真不知道。”
“哼哼~”
赵洪和钱小军,两人得意的来了一个合掌,果然又猜对了。
随后,赵洪起头给张铭开口介绍起两辆新出现的坦克资料:
“我们先说说蒋肇羽的三号a坦克,在1935年,德军内部通过了由古德里安将军提出的研制两种基本型的中型坦克的方案。”
“三号中型坦克,就是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研发的后继两款主力之一。”
“它被制造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作为德军新型装甲师的装甲战主力坦克,有能力与敌方坦克交战并摧毁它。”
“而你眼前的这辆三号a中型坦克,就是德国在1937年5月由戴姆勒·奔驰公司制造了第一款试验生产型。”
“成员方面,在三号a型坦克上的乘员是足足5人的车组,分别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和通信员。
“其中车长、炮手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炮塔上有一个单独的车长指挥塔,即可方便车长观察战况,也可最大程度的保护车长的安全;然后就是炮塔内的炮手和装填手;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驾驶员右边是操作无线电兼前机枪手的机电员。”
“武装方面,三号a炮塔上安装的1门46.5倍径的37毫米主炮和3挺g34型7.92毫米机枪,其中2挺为并列机枪,第3挺则是由坦克前端无线电员操作的航向机枪。”
“动力方面,三号a的发动机采用的是马巴赫公司的hl108r型12缸水冷汽油机,位于车体后部,能够让三号a跑出每小时40公里的最大速度,也导致a型前装甲厚度只有15毫米,最多可以保护坦克不被小口径机枪击穿而已。”
“而且,三号a型与其它三号后继型号最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它采用的是5对大负重轮和2个拖带轮的设计,是螺旋弹簧独立式悬挂装置,其中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不过提一嘴啊!这种设计在实际使用时貌似性能不怎么样,所以在后来生产的型号中就没有再使用这种悬挂,这也是很好分辨a型和其它三号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因为如此,三号a型在1937年一共只制造了10辆,其中只有8辆被安装了武器,分别装备给德军第1、第2、第3装甲师,参加了入侵苏台德地区和波兰的战役。”
“而且三号中型坦克有一个与二战前所有坦克都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三号坦克是第一辆在坦克内部装备通信联络系统从而实现内部通信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