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6章 陛下!陛下(3 / 4)

当年砀山释役,带着周灶、周昌等人落草为寇算起,刘邦征战在外,已经有将近二十年了······

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除了登基为帝后的最近这几年,能偶尔待在长安,稍微轻松快活个一年半载,其他时候,刘邦几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前往战场的路上。

如此操劳,便是二三十岁的壮汉,也有吃不消的时候,就更别提年过花甲,牙齿都开始脱落的老天子刘邦了······

“唉······”

“待此战罢,关东异姓诸侯,便只存彭越、英布二人。”

“但愿陛下速尽全功,也好早归长安,过两年安生日子吧······”

在心中稍发出一声感叹,周昌便不着痕迹的抬起手,擦了擦鼻翼两侧的‘汗滴’。

而刘邦也终于是从漫长的思虑中回过神,悠然长叹一口气,才终于将心绪拉回了眼前。

“嗯······”

“如此说来,陈豨但未授首,匈奴便绝不可南下?”

听闻刘邦此问,周昌也是稍敛回心神,赶忙朝刘邦点了点头。

就见刘邦稍点了点头,双手稍一拍大腿,顺势站起身,再次将双手背负于身后,稍一踱步。

“既如此,朕便当速平陈豨之乱,另当传令燕王,无论如何,也当阻匈奴胡骑南下之途!”

说着,刘邦便回过身,见周昌又是面带附和的一点头,便将手指向了木案之上,另一卷崭新的竹简。

“燕王意,即陈豨遣使,以请匈奴驰援,朕亦当遣使北出,以吓退匈奴南下之意。”

听闻刘邦此言,还不等周昌点头,又见刘邦将手收回背后,将眼角微微眯起。

“然朕以为,与其遣使北出,莫如于北墙陈列大军十数万!”

“得十数万锐士驻守,又得高墙、坚城为依凭,匈奴纵有意南下,亦当忌惮而不前!”

“若匈奴执意遣军南下,朕更可一战而搓其锐气!”

“如此,若朕有不测,新君继立,吾汉家之北墙,也当可得数岁安宁······”

听刘邦说出‘陈列大军于北墙’,周昌先是面色一急!

待听到后面这句‘若朕有不测’,周昌面上急迫,又悄然化作一抹忧虑······

“莫非······”

“莫非陛下今,已感寿数无多······”

正思虑间,就见刘邦缓缓回过身,望向周昌的目光中,已再也不见先前,那抹令人心悸的锐意。

“汾阴侯以为,朕,该当如何······”

“当纳燕王之谏,遣使吓退匈奴,亦或是固执己见,试与匈奴一战?”

听着刘邦满是无奈的语气,看着刘邦那隐隐带有些许恳求的目光,周昌一时之间,竟也有些犯了难。

若是往常,听到刘邦问自己‘我该不该和匈奴干一仗’,周昌必然会第一个站出来,全方位无死角的告诉刘邦:打匈奴,还不是时候。

但现在,看着刘邦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那隐隐泛着的些许祈求,周昌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拒绝。

——一位自感时日无多的父亲,为了自己死后,儿子不被刁蛮的邻居欺负,想趁着死前,好好教训一下邻居!

甚至于,这位父亲都不指望打死、打服那个刁蛮的邻居,只是想让邻居受点伤、心里产生些许恐惧,好让自己死后,儿子能安稳成长几年······

“臣······”

“臣!”

只刹那间,周昌便再也抑制不住汹涌的泪水,如水管失去阀门一般,从眼眶中喷涌而出。

咚!

一声沉闷的响声传来,惹得刘邦不由鼻子一酸。

不待刘邦上前,将砸跪在地上的周昌扶起,就见周昌已是泣不成声的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