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逆推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和因素。
等所有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都考虑到,并得到了妥善解决,曲周侯的方案,孤用着才安心。
不得不说,刘盈这种‘以失败为先决条件,逆推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的理论,着实让殿内众人耳目一新。
倒也不是说,类似的说法没有出现过,只是在过去,‘未算胜,先算败’,几乎只会出现在对敌人形成包围,且暂时还没有彻底歼灭敌人的时候,将官统帅才会出于‘别出差错’的心理,会试着寻找自己所布的包围圈是否有漏洞。
而现在,战争才刚刚打响,甚至对刘盈所掌的主力军而言,第一场战斗都还没打起来,刘盈就开始用‘未算胜,先算败’去查漏补缺······
一时之间,众人只顾着心绪四散,竟没有一个人顾上回答刘盈的问题。
见此状况,刘盈还以为是自己说的不够清楚,遂尴尬一笑,又补充道:“孤意,诸公不妨如此思之。”
“——仿若诸公,皆英布之谋士,今英布已东出淮南而得荆,又知太子亲调大军,重兵驻守楚南。”
“如此之时,诸公当拟何良策,以助英布得利,乃至得胜?”
试着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刘盈便略带上些许尴尬的笑容,等候起了众人的答复。
而刘盈这幅生怕没人听懂的模样,也终于是让郦商从思虑中回过身,旋即摇头一笑。
“家上,这是视轻吾等功侯元勋呐······”
暗自稍发出一声腹诽,又见众人也是一副同自己一般无二的反应,郦商便直起身,对刘盈稍一拱手。
“殿下之意,臣知之。”
说着,郦商不忘怪笑着望向众人:“若往数岁,诸公未疏于战阵过甚,亦当已知殿下之意。”
听闻郦商一声并不突兀的调侃,稍显拥挤的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善意的轻笑。
见众人这般反应,刘盈自也是低头一笑,旋即抬头望向郦商,做出一副‘请’的架势。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郦商则是趁着发笑的恐当,将心中腹稿稍措辞一番,便按照刘盈的假设,来了一场‘如果会失败’为前提的逆推纠错。
“若臣为英布账下之谋士,依始,臣便当竭力谏其东进,乃至先夺荆而后明反,以攻荆之不备!”
“今英布全得荆,亦乃从此策,方得今日之果······”
语调低沉的说着,郦商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上了一抹敬佩的神情。
撇开敌我立场不谈,单就‘不宣战而奇袭夺荆’这一举动而言,英布,确实值得郦商这个敬佩的表情。
但只片刻之后,郦商的面容之上,便突而涌上一抹蔑视。
“然得荆之后,臣便当劝英布反其道而行之,留一步老弱佯攻楚地,大军主力则裹挟荆地军、民原路折返淮南。”
“若南郡、南阳可得,则西进;若淮阳守备不固,便北上;无论西进亦或北上,终,皆当速抵睢阳,震荥阳、洛阳,而叩关函谷!”
“纵西进、北上皆不可取,亦可尝于长沙而过;或威逼利诱,吓长沙兵南集,或佯攻长沙之东南,而得以自长沙之东北涉过。”
“待过长沙,便尝昼伏夜出,奇袭武关。”
“如此,便可速入关中,而是天下大乱,又无须之面函谷之雄伟······”
语带阴沉的说着,待反应过来,这是英布反叛最佳的行军路线,郦商甚至稍打了个寒颤!
而后,郦商的面容之上,便带上了一抹丝毫不加以掩饰的轻蔑。
“若英布从此策,或西进、或北上,亦或取道长沙而谋武关,家上此番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