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不是为了天神,而是对抗魔道。
宰剑的挥舞并不是大开大合,正相反,这种剑的挥舞非常的缓慢,非常的‘无用’。
这完全不适合战斗,只适合拿来看。
然而,这种仪式感不是给别人看的。
宰割牺牲的时候,仪式者要清晰的感知到,自己手中有一条生命正在消逝,这份生命是有重量的,仪式者要感知到这份重量并背负它。
这也是最初的‘因果报应’观念的由来,尽管杀戮不可避免,但杀戮本身依然是一种应当敬畏甚至远离的手段。
对远古人族来,这种在牺牲祭礼上,用利器切割肉体所带来的震撼剧烈,是他们对这这片天地保持敬畏的方式。
当然,现在的人道已经不再在乎这种事情,人道不相信报应,也不认为万物的生命都有重量,屠宰场里流水线出来的妖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甚至就连巫觋们都因为自己如今的力量而产生了轻慢之心,尽管还是有钟明楼这种巫觋,但李启这样的,虽然不能说他滥杀无辜,可也着实说不上对生命有什么敬畏。
但在景雾臻面前,却不是这样。
她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这次战斗,就好像以往的每一次战斗一样,以一种近乎于虔诚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敌人,将对方杀死之际,她也会为之悲哀。
这不是伪善,这是必须。
杀戮是这世上所必须的,必须得有人来做,这是为了维护和开辟崭新的道路,但这并不代表杀戮是对的。
对景雾臻而言,对魔道出手,是为了更大的良善,但这并非代表她的杀戮是正义的。
杀戮无论如何都不是对的,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
于是,背负着这种罪恶,却依然要以武道扫除某种障碍,‘制裁’这世上的某些事物,就是景雾臻武道神意所要表达的事物。
在李启看来,这种武道神意,非常的别扭。
就好像是把人杀了,然后给对方的尸体磕头谢罪一样。
人都已经死了,你磕头有什么用?
不过,毕竟道不同,大家的价值观也不一样,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互相理解理解。
因为,这并不妨碍那制裁之剑的杀伤力。
魔道不惧怕杀戮之剑,但对于‘宰剑’却避之不及。
没别的,只是因为她的武道神意所展现出来的‘背负’,这种沉重却克制的心境,让魔念难以侵入。
对战持续了几秒钟,三个魔君对视一眼,然后迅速往后撤离。
他们准备抛弃天魔魔君跑路了。
因为李启那边的读条大招已经完成了,而且看起来威力并不算小!
对方是在祭祀诸佛,以自身体内佛门诸天之力,换来真正的佛气降临!
首先可见的,便是李启以佛门诸天的力量,加持宰剑的剑气,对魔道形成了非同寻常的克制,宰剑本身就是克制欲念和烦恼的法门。
魔念进入到景雾臻的心智与念头之中。
把耳目手足,五宫百骸,割裂破碎,逐一分项。
然而——虽然有用,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这也只不过是‘宰剑’践形的工夫。
当知,人之耳目手足,五官百骸,综会起来,则集成了一个心。
心固是形之主,但心亦不在形之外,人身每一官骸,每一机能,各具一可能之性。
人若能如上述之耳聪目明般,把凡天之所以与此身者,一一尽量地发挥,一一发挥出此各各性能之最高可能而使之无不达于极,此始谓之尽性。
其实尽性工夫也并不难,只在能“践形”。所谓践形者,人之一身,具一形,必具一性。人能将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