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总有学习知识的机会。要知道汉朝的老师,基本都是有政治能量的,京师的私学老师,要么门下达官显贵不可胜数,要么自己就是达官显贵。像杨修他玄祖杨震从事私人教学数十年,门人过万,对朝政影响极大,后又被朝廷征辟,以至位列三公,余荫及子孙四世三公,可以说是私学的典范了。
可能到了这里很多人会怀疑这样牛逼的私学真的一般人能够入门吗?答案当然是能,但是能不能学到真本事还是要看个人努力的。进入私学的门槛并不高,比官学要低很多,毕竟官学是要经过审查的,学费很少,一般来说是所有学生凑起来基本能维持老师日常生活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没有什么钱就要多帮老师打下手,耕田织席勤快些,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半工半读了。而且就算拜入名师门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关系,一般也就是师兄们替老师教你,这一阶段一般有数年之久,且基本是所有没背景学子的必经之路,但如果你肯下苦工学,在日常的论难(也就是弟子间的学术辩论)中大放异彩,引起老师的注意,才有可能更进一步获得老师的亲传。
以上,只是最正规的最普通的游学生活,对于很多情况也是不适用的,两汉的游学特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要牢记时刻关注时事政治(朝堂上流派的变动消涨要牢记于心),调查清楚不同地区的学风特色(益州学派善修辞,荆州学派善考据,京师经学多玄学),冲着名气大的老师去(相当于文凭级别过硬不过硬啊,大部分人是不会真关心成绩的),穷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豁出去一张脸,这个老师感觉不行就赶紧换一个,如此下来,跑遍大江南北,学识与名气俱升,说不定就混成了郑玄这样古文学派今文学派都认可的大佬。
当然,抱着学知识的人是大多数,但是来混日子的人也着实不少。儒生自汉武帝以来,时间越往后就越有政治力量,到了东汉年代,太学居然还兴起了太学生运动,数万太学生在首都搞抗议,搞游行,儒学至此基本压过了其他所有思潮,成为了政治的主体部分。很多学子为了赶个时髦,蹭个热点,就跑去相关名师手底下挂个名字,虽然从来不去上课,但是名气资源哗哗哗的就来了,因此单纯抱着混资历态度的人也着实不在少数。
最典型的就是东汉双杰曹操和刘备,那都是混日子的大佬。曹操本人有才华是有才华,但是贼好名声,跟着大儒们鞍前马后就是冲着名声去的,当年曹操缠着桥玄要他想办法帮自己出名,桥玄就推荐曹操去找教育界大佬许邵。曹操到了许邵那里也没准备学点什么,就是求其帮忙扬名,但是大佬许邵并不着急,曹操就急眼了,找了个没人的时候威胁许大佬,说不说?许大佬赶紧给了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价。刘备那就更别提了,他一穷孩子得到了亲戚扶助才去卢植那上学,刘备想得很开,觉得自己不是读书那块料子,就在师兄弟里找大腿混关系,虽然老师我可能傍不上,师兄弟也一样嘛!于是成功地找到了一根名叫公孙瓒的大腿,还借着老师卢植的名号混进了平黄巾的队伍,攒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这些仅仅是两汉学子游学生态的一小部分,也只能代表两汉时期一部分学子的缩影,随着纸张的推广,印刷术的发明,全国范围流动的游学逐渐消失了,但是一些习惯仍然流传了下来,习惯逐渐变成习俗,再变成传统,最后在向西方学习的大潮里尘封在书本中。即使现在的学习和两千年前的学习形式上已经完全变了样子,可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不管是好的一面也是坏的一面,足以让人不断地回顾并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