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剑尊第75章朝政典狱长离开后,益王独自立于大殿之上,像是在思考什么,他的面色凝重,眼神中夹杂着一丝疑惑,“奇怪,韩王既然知道了饭菜有毒,可他为什么还要吃下去呢,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益王自语,阴沉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空灵而又沉重
……………
接下来的几天,风雨欲来的长安城迎来了难得的宁静,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入秋以后,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丰收年,边关无战事,吐蕃,西乞接连向大唐示好,缔结友好盟约,就连前些天雅王掀起的武林风波也渐渐平息了下来,历经浩劫的大唐竟有了重回盛世的迹象
帝王龙颜大悦,朝堂之上谈笑声一片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吐蕃西戎主动交好,今年又是丰收大年,真是天佑我大唐啊”一名大臣恭维道,眼中满是激动
“哈哈哈,秦大人此言差矣,我大唐出现如今蒸蒸日上的盛况,应该说是陛下励精图治的结果,陛下圣明啊”另一位大臣接话道
“没错,没错,大唐有陛下这样的明君,臣子有陛下这样明主,乃天下之幸,百姓之福啊”
“是啊是啊……”
朝堂之上恭维声一片,无不是盛赞帝王的英明神武,帝王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沉醉于被臣子津津乐道的太平盛世当中,代宗是一个清明廉政,善于纳谏的明君,他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实行养民为先的政策方针,无愧于贤明之称
可及时这样,大唐王朝也一直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天宝之乱十年浩劫让大唐王朝元气大伤,藩镇割据,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使得李氏家族的统治岌岌可危,百姓的生活也承担着极大的负担
已经很久没有好消息传来了,相比于百官的奉承,帝王更希望看到的是国泰民安,所以几天之中突然有这么多的好消息传来,帝王的心情是很不错的
收成大年,意味着大唐可以囤积粮饷,扩充军队,吐蕃西戎示好意味着边疆暂时不用担心外族的威胁,可以集中兵力来对付那些割据一方的节度使,武林的风波平息,意味着双方同盟关系的稳定
每一件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帝王与满朝文武皆沉浸在捷报频传的喜庆之中,可唯有一人表情严肃,自上朝开始就一言不发,在人群之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宰相杨馆
但他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脸色,再加上今日捷报频传,百官同庆,也没有人过多的在意他,但不代表臣子不关注他,作为当朝宰相百官之首,在朝堂之上,他是连帝王都不敢忽视的存在
“哎,你说杨相这是怎么了,前段时间事端横生,帝王为了武林和虎牢关的事情焦头烂额,百官各自献策,表达看法,可唯有杨相对此一言不发,如今捷报频传,帝王与百官同乐,可杨相却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好像朝廷之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这可不是杨相的作风啊”
杨馆侧后方的一位大臣注意到了宰相的异常,对着旁边的人小声的议论道
旁边的大臣轻轻的摇了摇头,对此表示不理解“哎,谁知道呢,杨相的心思又岂是一般人能猜的出来的,不过杨相这段时间确实是太奇怪了”大臣语气沉重的道,脸上满是费解,大臣的疑虑也是许多官员的疑虑,谁不知道宰相杨馆一向直言善谏,不避斧钺
面对帝王的过失与疏漏,其他的臣子都闭口不谈,可唯有宰相杨馆敢当堂指正,甚至在朝堂之上批评帝王,可这也是百官最敬重他的地方,杨馆虽然在朝堂之上不避祸嫌,甚至多次让帝王下不来台面,但帝王没有丝毫怪罪他的意思,因为代宗分的清忠奸善恶,他知道谁是忠良,谁是小人,及时宰相杨馆有时候弄得他很没有面子,可他还是对此人敬重有加
代宗在朝堂之上说过,他得杨馆就如太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