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两军斗法(2 / 3)

的计策,不想贸然再进攻太原城,徒费兵力。

李光弼也没停着,一面巩固四面的防守,一面在做一件事,他在找比较合适挖掘地道的地方。因受到坑道的启发,李光弼希望找到合适挖掘地道的地方,能一举挖掘到叛军的大营。

由于李光弼做得很隐秘,安思霖几乎一无所知。

一日,安庆绪的使者突然来了,并给安思霖带来了一封信。

写这封信的人是李光弼的上司和战友,于潼关被俘的哥舒翰。

哥舒翰自潼关被俘,跪在安禄山面前乞求饶命。

安禄山想到安思顺之死就想宰了哥舒翰,但严庄劝说安禄山,大事尚未定,敌将来降不可妄杀。

安禄山将哥舒翰囚禁在洛阳,一直到现在。

严庄听说太原陷入僵持,而唐军有进攻长安的迹象。于是专门找到哥舒翰,希望哥舒翰能写封信给李光弼,劝他的老部下开城投降。

一代大将哥舒翰此时是没了骨气的废人,见严庄曾经救过他的性命,于是写了这封信。

严庄立刻命宣慰的使者携带书信,一起抵达了安思霖的军营。

安思霖拿到书信后,有些不信:“听闻先帝曾经命哥舒翰写书信招郭子仪和鲁炅,都被退了回来。现在作书招降李光弼,真的有用吗?”

史思明道:“郭子仪和鲁炅都是汉将,而李光弼是契丹将领。数年前李光弼弃官离开,是哥舒翰举荐李光弼在长安任职。李光弼顾念旧情,或许书信能有用呢?”

安思霖将信将疑,命人将哥舒翰的书信送入太原城,交到李光弼的手上。

李光弼拆开书信,顿时泪流满面。泣道:“闻哥舒将军身陷敌手,原以为性命不保,不想还能得到哥舒将军的书信。”自知在人前失态,忙用袖子擦眼泪。

使者道:“哥舒将军在洛阳日夜盼望与将军再叙友情,如今太原城被我军围住,城破只在旦夕。还望将军识时务,应天命。”

李光弼点头道:“只好如此。请使者回报史将军,明日我便开城投降。请将军静候音讯。”

使者闻言欣喜,正要告退。

却见一将闪身出来,对李光弼道:“主帅,哥舒翰虽然对主帅有恩有情,但是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情是不足道。请主帅率领我等固守太原,不可屈身事贼,留下千古骂名。”

李光弼故作为难道:“将军之言是也。但太原城孤立无援,危在旦夕。本节度不能以全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作为本节度官禄的垫脚石。”

将领还苦劝,李光弼命人将他拖了出去。

李光弼对使者拱手道:“请使者回去一并言明,不可伤害太原百姓性命,本节度才肯投降。”

使者道:“请将军放心,我回去一定告诉我家主帅。我家主帅慈悲为怀,一定不会伤害太原百姓。”

李光弼这才放心,命人送使者离开。

使者一走,李光弼温和的眼神瞬间冷冽,命人放回前面劝说的将领。

李光弼令诸将道:“一切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是。”诸将应道。

且说安思霖的使者回到军营,给安思霖带来了李光弼投降的消息。

史思明闻言大喜。

安思霖却是心怀疑虑,片刻后冷笑道:“原来如此。李光弼必定是诈降,等我军出迎疏于防备,再来一个突然袭击,我军必然大败。”

史思明道:“若果真如此,该如何应付?”

安思霖冷笑两声,即刻命史思明召诸将来中军营帐议事。

次日一早,李光弼遣使到安思霖的军营,说明午时三刻便率军开城投降。

安思霖大喜,重赏了来使。并对使者道:“我无时无刻不盼着和李将军把酒言欢,请尊使回去代我致意,我一片真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