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混乱局面(1 / 3)

;

广德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是司天台择定的大吉之日。

代宗皇帝统领文武百官于灵台举行极其隆重的“修镶”仪式,以乞天恕。

是日,天空阴沉,浓云密布,狂风劲起。

参与“修镶”的官员都担心在仪式结束之前,会降下雨雪,届时只会让人产生上天不愿宽恕的错觉,只会引起反效果。

早早获知“修镶”仪式的举行,长安全城百姓焚香设案,虔诚乞求上苍。

甚至,京兆府、凤翔府近十万百姓也赶来长安,参与共同祈求上苍。

经历过无数场战争的百姓,质朴的想要和平,当然不希望大唐正统朝廷失败。

承载着几十万、乃至数百万百姓希望的“修镶”仪式,于上午巳时开始,过午时,天象突变。

密布天空地乌云逐渐散去,最后竟恢复了朗朗晴空,仿佛上天在回应一般。

当代宗皇帝纵情叩谢上天之时,欢呼声从灵台扩散开来,从宫内传到城内,由城内城外。几十万人欣喜若狂的欢呼声,如山呼海啸。

一时间,笼罩人心十数日的阴霾仿佛被一扫而空。

借助李泌对阴晴转换的准确预测,“修镶”仪式取得极大成功。

借此良机,司天台博士上表朝廷,奏称确认“日蚀”天兆并非应于本朝,而是应于洛阳伪朝廷。

史朝义的姓氏“朝”中,恰好带着一个“日”字。所谓“朝”字是十日十月,正好应了“食日”的意思。

天狗吞日,正代表史朝义气数将尽,洛阳伪朝廷行将覆亡。

得悉唐廷于长安举行修裱祭天仪式,并“大获成功”的消息时,代史朝义主持洛阳大局的许叔冀正在积极筹划针对大唐治下诸道的搅扰行动。

与唐廷相似,“日蚀”天象的发生也对洛阳朝廷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但由于伪司天监做了提前预测,许叔冀事先便安排好一应准备。

待“日蚀”之兆初现时,合朔伐鼓的仪式得以及时举行,这才勉强稳定住了人心。

没想到唐廷居然没有做这种事情。

接下来许叔冀所要做的,自然就是转嫁危机。

在许叔冀看来,“日蚀”的发生,既是对己方的一个考验,但同时也未偿不是一个打击对手的良机。

只要运用得好,这么一个天兆,甚至能比战场上的一场大胜更能打击对手。

在八月底才结束的大战中,唐廷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扩充。

但与之相伴随,危机其实也在潜伏着。

新“占据”的各州县,人心还远未达到安定的地步,随时都可能出现动荡。

而这场“日蚀”天兆,就完全可以成为引发动荡的契机。

引发这些新被唐廷所“占据”州县的动荡,再进一步向其腹地扩散。

一个不好,就有可能让唐廷在一、两年内无法恢复元气。

许叔冀看到了这一点,也迅速付诸行动。

大量的细作被派往汝州、华州等地,种种有关唐廷“违天失德”的谣言很快就流传了开来。

这些州县毕竟是初为唐廷光复,当地还是鱼蛇混杂,以至于唐军对伪燕军的细作也是无可奈何。

更让人欣喜的是,唐廷自身居然也出现了内乱的迹象。

就在许叔冀准备加大搅扰力度时,细作却传回了一条消息。

唐廷在长安举行“修镶”的仪式,竟感动上天拨云见日,转阴为晴。

数十万百姓亲眼目睹这惊人一幕后,欢呼如潮。

唐廷的司天台,随即便书告天下,称“日蚀”之兆应于洛阳,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伪燕皇帝史朝义。

这样惊人地变化,连许叔冀都大感愕然。

兴王史朝康、御史大夫李廷坚、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