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对剧本谙熟于心,几句话就能把脑海中的印象,和方沂描述的结构对上。因此方沂在板子上画了些抽象的线条,众人也能脑补出他要表达的意思。
“两场战斗是长津湖之战和铁原阻击战,这不用多说,分别构成我们电影的两个高朝。三个长镜头,第一个是跨过鸭绿江的队伍俯瞰镜头,片中的地点就在我们昨天去看的下河口断桥那……但是拍的时候在帐篷里面,而且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只需要七到八个人……”
宋佚眼冒星星,她不太听得懂,但是手忙脚乱在笔记本上记。这时候她同学白羽好奇问道:
“导演,七到八个人,怎么演出雄赳赳,气昂昂?”
郭凡替方沂答了:“电脑可以复制粘贴出来,镜头一拉远,观众看不出来……其实你提的很好,最好还是真人来演,电脑人效果不够好。但是我们要节省成本,招足够多的群众演员在这么个地方,就演这么一场戏,然后又送他们回去——划不来是不是?钱要用在刀刃上。”
陈建彬插话:“什么是我们的刀刃?是什么样的戏?”
方沂道:“这就是我要说的了,那两个剩下的长镜头。”
“这个戏从表演上来讲,没有很多难度,感受到难度的是我们制作团队。前中后期,方方面面都是这样。”
“剩下的两个长镜头就存在一定难度了。需要军队一样的组织力,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方沂开始描述要达到的效果。
首先是一个战场上的镜头,该镜头发生在长津湖之战,重点是要体现出志愿军“三三制”战术。
当时志愿军在这个区域投入两个军约10万人,而包围圈内的美军加韩军参战部队约8万人,兵力比为10:8。双方的兵力旗鼓相当,志愿军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甚至连相对优势都有点勉强,显然不具备打“人海战术”的条件。
什么是“三三制”?
大概意思是,一个班分为3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为3人。在战斗中,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前面1人为主攻,身后两人负责掩护和支援。在战场上,他们彼此之间以“口语”和“手语”进行联络。如果有人员伤亡,那么有替补队员自动填上,继续以三角队形,向敌人发起进攻。
战术一旦施展开,所有的战斗小组都会在战场上展开,覆盖一大片区域,这种战术弥补了志愿军火力的不足,提高其覆盖范围,且因为有后备役,在人没有打光之前,进攻连绵不绝。
很多人不知道十万人参与作战是什么概念,可以覆盖多么大的地区。一张八达岭长城的“人山人海”自拍照,取景框里面所有人加起来不过三四百人,而十万人是这个数字的几十倍。
因此,在观感上会觉得无论是山峦还是平原,在夜色里,似乎全都是中国人的身影,防守方顿时压力爆表。而实际上单位面积的士兵密度并不高,甚至于相反,相当稀疏。
当时在长津湖正采用了这种战术,双方的媒体资料都有印证。
纪录片《冰雪长津湖》采访了不少老兵,采访者问:“你们怎么行动的,听那个(冲锋号)一起上吗?”
“我们不是那么打的,是看旗帜看手势,这个人死了那个人又上,始终在看……说来很复杂,你不会晓得我在说什么的,但是(我们)练了好多年,晓得怎么做。我们很少发出声音的,静悄悄的,摸到(敌人)跟前几米了,才发现我们……”
美国战地记者事后写回忆录,谈到“报纸里充斥着关于中国人浪攻击的夸张报道时,在前线的事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那么,今天国产战争片为什么总是拍“人海战术”?
一方面可能是不怀好意,另一面也是出于“商业性”表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