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荐才(1 / 4)

“陛下,《吕氏春秋,用众》篇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

“……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

谨身殿的偏殿之中,朱允熥正在听大儒讲学。

虽然他现在做了皇帝,可也不能断了学业。

古代贤德的君王,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都会重视学习。

因此即便是无赖亭长,在做了皇帝之后也能写出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大风起兮云飞扬!

所以朱允熥也会在处理朝政之外腾出一些时间,用来听翰林院之儒者讲学,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此时,坐在锦凳上讲说的名叫王叔英,乃是一位名士。

王叔英道:“陛下,《吕氏春秋》对先秦各家各派着重审视其优长,偏重于汲取其精粹,力图超出门户之见,

它说:“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责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入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由于《吕氏春秋》有这种兼容并包的眼光,故能取精用宏,融汇百家,以道贯之。”

听了他的话,朱允熥看了看他,心里有些明悟,“王先生,做君王的,是否也要兼容并包,用其长处?”

“陛下所言大善!”

王叔英道:“陛下为帝王,也当如吕氏春秋一般取精用宏,融合百家之长,如此天下必然大治!”

“那王先生可有什么能以教朕的?”朱允熥问道。

王叔英听闻此话,立即行礼道:“陛下,微臣听闻陛下当年在户部贴出告示,曾言汉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那时候陛下选了一些人才,如今看来确实非常好,曾伟陛下贺之!”

朱允熥笑道:“当日朕年轻,想做出一些事为皇爷爷分忧,如今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大言不惭了……

王先生可是有什么大才之人举荐?不必客气,只管说来。”

王叔英铺垫了这么久,又是引用吕氏春秋,又是提起自己当年所做的事,

如果不是为了举荐人,那倒奇怪了!

闻言,王叔英也不再遮掩,说道:“陛下。臣曾经遇到一人,颇有才学,尤其是对历史典籍更是十分精通,在这一点上,就连陈也甘拜下风,自叹不如。”

“王先生谦虚了,不过既然能让你这么推崇想必是有才学的,只是不知道你是如何发展此人的?”

“回禀陛下……”

王叔英回答道,“微臣曾经在汉阳担任过知县,对于湖广地区的士子学生都会为熟悉,在接到陛下征召,前来翰林院任职之前,

微臣在江夏之时遇见一人,曾经与他攀谈,此人虽然年龄不大,却满腹经纶,学问极深,让人叹服不已……”

回想起那日的光景,王叔英还历历在目。

一方面王叔英是朝廷的官员,另一方面也是一位文人雅士,所以对于山川河流,奇物景致,很有兴趣……

在一次外出的时候,遇到一位青年士子,二人攀谈许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哦,不知王先生所说的是何人?既然由此才学,那就不该埋没。”朱允熥道。

王叔英道:“陛下此人姓杨,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原是吉安府泰和县……”

哦,原来是他呀。

不等他说完朱允熥就知道了!

那可是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的杨士奇呀!

“王先生,既然你如此推崇,想必他在学问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