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之才。若是按徐佥事方才所言,亦或者江都郡主所言,所出题目皆是理政一方之所在,以此为纲岂非舍本逐末?圣人之道,以德行召天下,明明立身,乃存社稷、致天下,机巧之务,乃小道,实不宜以为纲,至少不应太过苛求。”
黄子澄这番言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是颇有市场的,尤其是这种以德为本的观点,就算是朱元璋作为皇帝,明知其有谬误,却也不好驳斥,毕竟这“德行”的首要要求就是“忠君”,是符合其统治的根本要求的。
而在场的其他大臣,基本上都是文官系统的成员,对这种首重德行,以典为本的观点则更是不可能不支持。尤其是像王儁等人而言,这番话也算是为他们争回了一些面子,顿时不住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话。
江都郡主听闻此言,也是俏脸含霜。虽说大致明白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再怎么说也是直接驳了自己的面子,当然是不愿意的。可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她也不好正面和黄子澄辩论,毕竟那些未成年的皇子皇孙,不管怎么整,都可以归结为小孩子间的玩笑,但现下的场景,则是正儿八经的御前议事,本就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若是再和朝臣发生直接冲突,就有些难看了。
可她不出面,自有人出面。倒不是单纯的为她出头,而是徐钦也听得出来,黄子澄明面上是反对和驳斥江都郡主刚刚和王儁等人讨论的过于深奥的算术题,实际上矛头却是对准的自己。若是真让他占了便宜,还让人以为是自己怕了他!
“黄寺卿此言差矣!”
徐钦冷不丁说出这等不留情面的话,着实让包括朱元璋和江都郡主在内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见朱元璋没有直接反对,于是他马上接着往下说道。
“圣贤教化在于心,而心乃人之本,此当无异议。然为政者,当以天下黎民计,为社稷安稳计。昔日孔夫子一度相鲁,然鲁内不定三桓、外不敌齐晋,何也?孔夫子非不圣,实乃治国者当以千万计较,而非一味仿圣。千万百姓躬耕,当以千余知民之所需,能为民之所求的父母官。江河时有险,当以数百明赈灾、擅治水之人统之疏浚。残元、倭寇、土蛮时有扰,则需知兵者降之、善调者助之。若单论圣贤之言、德行之美能平靖天下、四海升平,那陛下也用不着殚精竭虑,日日案牍劳形,只需反复背诵论语即可,岂不美哉?”
“你!你强词夺理!”被他一番抢白,黄子澄当即就炸毛了,只是最后祭出了朱元璋这块挡箭牌,以至于黄子澄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才不会伤及皇帝陛下的面子。
非但黄子澄炸毛,在场的所有文官也都微微皱眉,甚至朱元璋也是对他这等不尊教化,还拿自己做挡箭牌的行为微微有些不满。
“当然,臣的意思也不是说圣贤书无用,圣贤教化自然是我天朝之根基。然而徒有圣贤之表,而无圣贤之能,于朝廷行政并无太大帮助,只有在少数衙门才能用到这些人。而像六部、布政使司、府县等更多实处,则必须要既有圣贤教养,又有理事之文韬,方能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谋福。故而臣以为,圣贤之说固当为本,然实务之才亦不可轻慢不查!望陛下明鉴,诸公明察!”
他这一番话,简直把黄子澄气得七窍生烟,这基本上是指着和尚骂秃驴。而在场的其他各部文官,则都是被好好的捧了一把,虽没有直接出面支持,却也是各个面露喜色。包括皇帝陛下,虽然还是对他这种直接和朝臣开杠的行为不是很喜欢,却也明白黄子澄这是首先发难、自取其辱,于是大手一挥,就将此事揭过了。
而江都郡主则是在震惊之后,忍不住抿嘴轻笑。她本身就对这个姓黄的没什么好感,刚刚他又是直接驳的自己的面子,见他吃瘪,自然是极为畅快的。不过她也不好再继续纠结于这个问题,更不好再和徐大少互动,只是用余光瞟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