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俗务缠身(2 / 3)

而小幅波动。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专业的银行系统,暂时发行承兑工作由各地的官府承担。其一方面要准备一个公开的公示渠道,将三种储备的实时浮动情况广而告之;同时也肩负维持稳定、辨别真伪,以及根据当地承兑情况,向上级申请物资调拨等工作。

徐钦当然也知道,双重本位制度就已经够复杂的了,长期实行三种本位制度,更是任何央行官员的噩梦。而且粮食本就是一个价值浮动极大,而且标准很难界定的物品,根本就不应该作为货币准备金。可以想象,很快就会出现某些人钻空子,用劣等粮食来支付兑换,然后从中谋取差价的勾当了。

可现实却很残酷,由于需要重建信心,更由于近在眼前的迫切压力,朝廷需要尽快建立起全新的货币体系,而且前期必须是凭现有储备。然而户部能筹集到的白银和铜钱都极为有限,而粮食依然是当前社会最实在的硬通货之一,而且各地官仓的储备都不少,在解决真正的储备金问题之前,由其暂时充任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至于某些自作聪明的家伙,那就只能是自己脖子痒了。

当然,有一众户部的财政精英参与,这当中的许多明显漏洞提早就被堵上了。比如说在开中法等少数帝国政策中,不可用粮钞代替实物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短期内的可行性。

徐钦在将制度设计框架完成,也教给了这些主办的户部官员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之后,徐钦的大致任务也就完成了。后续的工作自然有户部去推动,反正徐大少也不需要在皇帝面前领这种功劳。

再之后,就是新军建设和新武器开发研制工作。

虽说这当中有很多都有下面专业的人负责,徐钦只不过是负责最终把关和方向性的把控,但要做的事其实不少。

新军建设最终就是按照他此前呈交给皇帝的计划,第一期从锦衣卫当中选拔两千人,构建帝国新军教导团。

但这支新军部队,和以往的军队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

以往的强军选拔,无非就是身强体壮、武艺高超,最多再加上思想素质过关这一条。其实这些条件对于现阶段的锦衣卫而言,其实并不困难,一万八千人当中,起码有一万以上都能满足这个标准。

然而徐钦计划中的新军,其实是一只高素质的军队,在这个年代完全也已经算得上是高科技军队了。加之之所以名为“教导团”,实际上就已经点明了,这支军队在练成之后,将肩负起把新军模式向帝国全军铺开的教导之职。

所以文化素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也是徐钦在选拔当中最关注的一个点。

总的来说,情况有好有坏。

好的方面是,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又一度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侦缉职能,倒不像是这个年代常见的普通大头兵一般,大多数甚至是文盲,识字率还是非常可喜的。不过糟糕的是,这也就仅限于识字了。当中大多数人,也就是基本识得最基础的几百个汉字,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小学前半段的水平,而且这还仅仅是语文方面!至于近代化战争所要求的后勤、弹道计算,那基本上也跟文盲没什么区别。

于是徐钦又不得不从经历司找了几个文职官员,来给他们普及基本的数学计算知识。同时,后期还打算给他们做一些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不过这大概要往后推一推,直到基础成军之后再展开了。

相对来说,武器研发反而更轻松一些,现在几项基本的工艺已经交给工坊的专业人士了,武器的基本技术指标也拿了出来,甚至步枪方面已经基本定型,火炮的制造也即将成功,需要的无非就是这些专业工匠们发挥自己的超凡水准了。

但也还有一个方面是徐钦需要亲自过问的,那就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尤其是尽量采用标准化和机械化的生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