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此之离谱,简直是骇人听闻。
几十万的收益不交税,竟然是合乎大明律法,那就只能说明,大明律法出了很大的漏洞。
不过沉思一番,朱元璋却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只能是转而问道:“依大孙看,此法应当是如何限制。”
朱英沉吟片刻后说道:“在商税这块,当取消免税的特权,另设立单独的商业司,加强各方税收落地的管辖。”
“对于过税这块,孙儿觉得应该取消。”
其实大明的商税,在制度方面极为健,按理说哪怕是三十税一,也应该是一笔不小数目。
即便是比不上农税,也不见得低上太多,分庭抗礼还是有些可能。
现在的问题是,就目前户部整个岁入的比例来说,商税当真是小得可怜。
但商税收得少吗?
其实还是很繁多的,只不过这些钱,并没有入到国库的岁入里来。
目前大明有住税,过税,官店税,市肆门摊钞。
这意味着所有开店的,过路的,货物停留的,住宿的,都需要交税。
凡城市临街铺面前隙地,有支栅摆摊卖杂货生理者,晚则收归,早则铺设,有司以为贸易取利,宜输官钱,名之曰门摊税。
可以说只要出门干买卖,就得交税。
只是这些大头的税钱,都被免除了,收的反而是小老百姓的税。
免除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挂名而已。
像朱英的平安茶楼,可一直挂着燕王朱棣的名头,从开业到现在,宝钞赚了不少,税一分没交。
京师置宣课司,府、州、县置通课司。
宣课司,以大使掌其税收,称宣课司大使,从九品。
一个从九品的税务人员,收燕王殿下的税,莫不是半夜里被人敲了脑袋?
京师都这般模样了,府、州、县的通课司,就更加不用说了。
尤其是县城这块,类似于这些税收,基本上也不对朝廷进行奏报,收到的钱,基本上就归当地使用了,和地税的形式差不多。
朱英之所以提出取消过税,是因为这对于商人来说,太过于沉重了。
过税可不是说到一个地方交完,就结束了。
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得去交一次。
比如说从苏州的货物,运送到京师来,没有后台关系的。
他这其中货物所有经过的关卡,都需要交税一次,其中停放货物的时候,还有住税要交,最后到京师开始贩卖,还要交纳门摊税。
这般下来,直接就把中小商人给干死了,能够跑商的,都是背景深厚的大商人。
一条商道上,打个招呼,税收基本上就免除了,当然他们也是对有这一条商道上的所有官吏,都使了好处费的。
只是比起来商税来,就不值一提了。
这种情况下,小商人和大商人根本没有比拟性,且无法形成竞争力,导致垄断的现象越发严重,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堪称暴利。
“咱原以为,要想让大明国库的商税提升起来,应当是加强征收,现在看来,反而应当是减少征收的类目,才能增加国库的岁入。”
“关于商税这块,就都交由大孙权改革吧,反正咱大明的商税也不算多,若是少了,大孙就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银子补上。”
“还有,最近这段时日,由于户部财政的分配问题,有关于火药司,玄甲卫,以及各大学堂的开支,大半都是从咱的内帑里出的。”
“咱昨日看了看账目,咱内帑里如今可有些干净了,宝钞都烧了那么多,便就帮咱给内帑补充一下吧。”
朱元璋先是有些感叹,而后笑着对大孙说道。
朱英闻言,有些无言以对。
他烧毁的那些宝钞,都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