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蛮楚地和京城这边本身就远,杨家有圣旨,不得与京都有牵连。不然,杨家何以会委托张老来家里求亲?你妹妹进了杨家,自然也得遵守这个规矩。放心吧,杨家虽说没落,也不至于日子过不了。
等京城这边有所变化,到时候,我们能帮多少,总不会眼看你妹妹吃苦”韩立仁也是感叹,虽然对女儿不满,但也知道,韩家女除了嫁入杨家,又有多少可选择的?
对于远在苏杭的平倭军情况,京都这边几乎没有任何传闻。就算韩立仁、韩新勇等非常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也得不到多少信息。
主要是倭寇之乱,在京都的人看来,那不过是小事情,癣疥之疾而已。文朝文士才是主流,对诗词文章才是大道。像之前杨继业的《咏石》诗,能够传到京都。可苏杭流民倒毙于路旁,就不会有谁去关注。
信息流通是古代最弱的一个环,而且,读书人的比例很小,信息的传播主要靠商队往来或特别关注者,才会让人收集,传送。
韩新勇在家说起自己即将升迁的第三天,就有了正式的工作岗位变动。韩新勇的新职位是吏部左给事中,从七品。最主要的问题是,韩新勇这次升迁不是正常的升迁,而是莫名其妙调入新岗位。
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大家是清楚的。因为作为吏部,工作的性质就是考评在岗人员,参与对中下层人员任免纠察、提拔等工作。相对于后世的各级组织部,要对相应级别的干部进行考核,提拔、任用干部,也会由他们经手做前期工作。
这样的一个岗位,不知多少人盯着,而韩新勇根本是跨行而来,谁做这样的调整,连吏部主脑都没做解释。
韩新勇到岗后,似乎朝堂都平静着,可各方面的人,便嗅出一些味道了。
韩立仁得知儿子的新岗位,也有种浑身针芒逼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