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房见面,这是老爸的习惯。
或许他觉得在书房比较清静,说什么话,都没人听到。或许是书房里的先贤著作,让他感受到更好的氛围,思路也更清晰?
杨继业不去猜,书房的门没有关,但他走到门口,还是轻轻地敲了敲门。等老爸在里面说“进来。”他才进门。“父亲。”杨继业说,“儿子回来了,父亲这段时间可安好?”
“回来了,好。”杨盛文看着儿子,似乎长高了一些,又显得成熟一些,见儿子没有跪下叩头的样子,说,“坐吧。”
在老爸面前,杨继业确实没有跪下道想法。跪天跪地跪父母,这种习惯对杨继业说来,多少是有些排斥的,虽说先前在老妈面前不由自主地跪了。
先给老爸的茶杯续了茶,自己也来一杯,才坐下。对于这半年,家里的情况,杨继业是得到很多信息的,因为每次荆蛮楚地的消息往苏杭那边传,必然会有关于杨家的内容,杨继业对此并不抵触。
不过,家里这边的人或许不一定知道这些情况。杨盛文见儿子没有主动说在外的意思,说,“苏杭那边怎么样?”“父亲,苏杭的倭寇之乱,还没有结束。不过,情况已经大好。杭城这边、宁府境内的倭寇基本肃清,连台府一境虽有倭寇,但也被平倭军逼住,各村寨的民众可做春耕”
“平倭军很强?主将是徐金胜将军吧,监军是谁?”杨盛文虽然得到苏杭那边的一些消息,但不够细致。
“最初监军是张涛,一个小人。在大年期间同二哥巫虎冲突,结果监军被废了。”杨继业平静地说,“他支持前军去攻杀见湖镇的倭寇,结果前军溃败,死伤几千。
而后却怨恨于蛮族军,便在二哥领取军资时,诬赖二哥抢劫仓库军资。指使千人围困二哥的三百人于仓库,结果二哥直接捉住他们的人,供出是监军张涛在背后指使。知府唐俊词上书京都,一直就没有结果,张涛也被一直看守着,不再进出军中”
“蛮族军这么强?”杨盛文知道蛮族军不错,却没有更具体的概念。“父亲,蛮族军与王府军一起去苏杭,至今三战三胜,每一战均是全歼倭寇。”杨继业不打算瞒着这些东西,“第一战在李家寨外,围杀一股两千余倭寇,无一逃离;第二战是年后新春,蛮族军从杭城外奇袭见湖镇倭寇,全歼三千余;第三战是两个月前,蛮族军协同辅兵一起,将两万余倭寇堵在谷地,一举全歼”
“是倭寇太弱,还是蛮族军太强?”杨盛文其实知道这三战的结果,原以为是王府军或平倭军五万众的战果,可听儿子说却是蛮族军的战果。这样的结果,相差太大。
“倭寇凶残,在苏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苏杭一地也曾多次抵抗,奈何不敌。”
“蛮族军有这么强?为何?”
“父亲。穷文富武。”杨继业觉得有必要说清这个道理,“蛮族军为何能战?密集而高强度的训练,这是强军的基石。蛮族军一日行军可至百里外,边军行军一日多少里?五十里。再者,蛮族军上下齐心,一起用命,如何不强?一人杀敌,身边的战友一起护着他。这人只需要做好杀敌的事,自然勇猛锐利,无可匹敌。
再观驻军,五日一操。军无余粮,吃不饱腹,何来血气,又如何勇猛?边军驻军,军兵对敌,对战友无信赖。忧心的是,自己杀敌,身边的人是不是掉头跑了?
儿子听言,当初后金起于微末,阿骨打率两万之众,大破辽军八十万。又言,金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固然金兵弓马娴熟,善于冲杀,体壮兵强,前朝军马不敌。但岳鹏举之军兵,却能够破金兀术,为何?唯练兵耳。”
杨盛文犹豫一阵,缓缓点头。“我朝不穷困,却也极弱”
“父亲,前朝可算是历朝历代最为富足的一朝,那又如何?”杨继业说,对于文朝的情况,他觉得在老爸面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