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勋,说道:“如今倒也没有愿意外放的武勋。”
前日倒是有前军都督佥事石光珠谋求外放,南安郡王上疏推荐,不过崇平帝有些忘记了。
贾珩道:“微臣举贤不避亲,保龄侯史鼐为一等武侯,常在五军都督府任事,其人老成持重,也曾立有战功,可为山东提督,裁汰省军,整饬军务。”
崇平帝道:“保龄侯史鼐?”
想了想,说道:“保龄侯史鼐去年不辞辛劳,到西北查边,回京后在五军都督府赋闲,如今前往山东出镇,倒也合适,与穆胜一老一青。”
保龄侯史鼐与忠靖侯史鼎,兄弟两人都是老牌武勋,在崇平帝心底也算是有着这么一号人。
齐昆在不远处听着贾珩举荐史鼐,不由皱了皱眉,心头辗转来回。
这卫国公举荐着史家的保龄侯去山东?这是又为贾府姻亲谋官?
这卫国公整合着贾史王薛四大家,李守中为安徽巡抚,史鼎为河南巡抚,王子腾为宣府总兵,眼下这史鼐又担任着山东提督。
这都不说秦业为工部侍郎,贾政为通政司通政,林如海……
怪不得京中有人言,除齐浙楚三党外,贾党挟贾史王薛之旧势,更胜往日。
但也情知,这是不可避免之事,随着贾珩挟大胜而还,深度介入朝政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稍稍一整理,贾珩已然成长为参天大树,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元春省亲之后的贾家尤有过之。
王子腾入阁、史家两侯外放、贾政点了学政……真就笏满床。
崇平帝道:“此事就这般定下,江南那边儿的海寇也要清剿清剿,今年海关关银丰厚,但海寇肆虐,于海上劫掠商船,长此以往,国家税源必然流失,筹建海师一事刻不容缓。”
海关的税银丰厚,现在的大汉无疑不能失却这一笔财源进项。
崇平帝说着,看向贾珩,叮嘱说道:“子钰到了南省以后,与北静王商量商量,尽快清剿东南沿海之海寇,涤荡妖氛,还海域一片太平。”
贾珩拱手说道:“微臣遵旨。”
崇平帝道:“齐卿,李卿,这是高仲平前日所上的奏疏,你们两人看看吧。”
说着,又将手中高仲平的奏疏拿起。
戴权连忙躬身近前,双手接过,转身递给李瓒。
李瓒接过奏疏,目光迅速浏览而罢,并未出言,只是将奏疏递给一旁的齐昆。
心头却生出一股震撼,高仲平这是在江南要行新政了。
齐昆拿过奏疏,阅览而毕,眉头紧皱,抬眸看向天子,问道:“圣上之意是?”
崇平帝道:“朕方才与子钰议过,先在河南、江苏两地南北试行,观看一条鞭法成效,如果可行,再推而广之全国,此外,子钰还提到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以银两改铸银元等策弭除一条鞭法之弊,其中涉及革新之多,虑事之周延,倒是朕不能三言两语可尽述了。”
说着,看向贾珩,目光温煦几分,笑道:“子钰与李卿与齐卿介绍一番,最近可写个奏疏章程。”
贾珩闻言,面色一整,拱手道:“臣回去就写明奏疏。”
天子这是真的不放过他,这是执意要让他拉进革新派的坑。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往前而走,否则大势之下,他一旦掉了队,就局限于在兵事一道。
贾珩说着,迎着齐昆与李瓒的目光,开始介绍着方才与崇平帝所说的那套施政主张。
其实,不论是高仲平的一条鞭法,还是他提出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抑或是废两改元,都应在如何更好的征税减少官僚的上下其手。
不会触及到官员士绅的利益,故而,如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再有阻力,都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