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对任柯的开导还是起到了作用,于是任柯和魏东篱一起,把魏鸿在新安城训练归化营黑人的那套“军事条例”整理了一番,萃取其中最严格甚至残酷的军法,拿来训练这批村里的混混——任柯和魏东篱对此有一个共识军事训练要严苛到让这些混混害怕的地步。
好在任柯前期带到紫霞岛的士兵素质相当高,这些士兵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垅湾水寨出身,而且全是单身或者是孤儿——不是这样的人谁会背井离乡跑到这个只有鸟才来拉屎的荒岛呢?
另外一部分是代小山和小艾从四家华商那里带出来的孤儿,这些士兵大多数都在万山岛的夜校里上过几天课程,接受过一段时间到军事训练,其中不少人还参加过大垅湾水寨的那场与绿营兵的战斗,这批人现在是任魏二人的骨干力量,如今警备队扩充了,他们全部都变成了军官,最起码也是班长,这些人的存在让任柯和魏东篱有底气管理好这些士兵,包括那些混混们。
除了严格的军训外,还有各种工程建设——黑石道的修建只是其中一个还算相对轻松的劳动,此外还有码头建设、伐木等。
每周一到六,士兵们分成两队,分别由队长任柯和副队长魏东篱带领,不是军训就是干活,好在星期日有一整天的放假休息时间,平日里的伙食好到令全岛移民都羡慕的地步,加上不菲的军饷,免费的服装鞋帽说起来,当一名警备队士兵还是不错的。
所以到后来真不少年轻人自愿跑来参加基本上,当然了,村里的乡绅和普通村民们也很高兴毕竟平日这些混混没少让村里的族人长辈们头疼,如今这些混混们有了这么个去处,有人管束着,简直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如果不是李俊明及时带领移民们转向另外的工程建设,移民们还会继续开荒下去。
十月底,李俊明及时发布总督令,要求人均垦荒面积达到三十亩——也就是超出已分配土地十亩的农户转向其它工程建设,当然是有工钱的。
因为旱季快到了,农忙即将开始,李俊明决定抓紧这段时间上一个大工程——新钦州码头。
黑石道在河口处向西北拐了一个弯,直达紫霞岛北端的一个海角,海角附近有复杂的海岸线,海角外有十几座大大小小的荒岛,因为地质作用和海岛群的存在,那里的洋流湍急,冲刷出比其它陆架更深的水道,因此那里也是修建深水良港的好地方。
不久之后,在警备队士兵们的努力下,一个新码头在海角东侧的海岸线上出现了,因为据说住在附近垦荒的移民大部分来自广西的钦州湾,这些移民原本是沐天波府的佃奴,吴三桂占了昆明后,其中三千余人逃难到钦州湾,准备登船南下后黎朝的河北国——当时河北国郑主也正在招募汉人南下垦荒,然而在临上船之前,陈上川派船把这些人接到了东山岛,最后这批人上了澳洲人的船。
于是李俊明把这批人安置在这个海角附近,还把此地命名为新钦州。
这里的木材有的是,李俊明和魏东篱带着两千民工和一千警备队士兵在这里建了一座大型木码头,名字就叫新钦州码头,其地理位置和水深条件实在优良,如果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水泥预制件进一步将栈桥延伸入海的话,就可以让妮可号直接停靠了。
这个码头在若干年后成为澳洲联邦在海外的一个重要军港。